[实用新型]模块化玻璃纤维路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6006.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洪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嘉荣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玻璃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路桩。
背景技术
现有路桩一般采用工程塑料、水泥、铸铁等构成。工程塑料被撞击后便失去作用,而且车辆并未因此停住;水泥、铸铁路桩不但质量大,不易运输,而且车辆撞击后会导致车前盖凹陷,内部人员伤亡及路桩损毁;以上路桩被损坏后,通常只是一部分损坏而不得不全部更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吸收撞击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财产与人员损失,易于搬运与安装,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使用,减少维护费用的模块化玻璃纤维路桩。
本实用新型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模块化玻璃纤维路桩,其特征在于由底座8、滑块9、立方体、传动装置及涂层构成,其中滑块9安装在立方体表面上,传动装置在立方体内部,涂层敷设在已安装滑块的立方体表面,立方体安装在底座8上。底座选用ABS工程塑料3,底座内部采用楔形顺丁橡胶5做缓冲装置。
滑块外壳选用AR玻璃纤维1。
立方体外壳选用AR玻璃纤维1,并由硬铝合金包裹在AR玻璃纤维1外表面,立方体内有传动装置由60Si2MnA弹簧钢发条2与PA610尼龙纤维6牵引线构成,两立方体联结采用钩子12及磁性贴7连接,钩子钩住上端金属杆13。
最底层立方体上有采用AR玻璃纤维为外壳的滑块9,及硬铝合金10包裹在AR玻璃纤维1外,最顶层顶部贴有反光贴11。
涂层为SPUA喷涂聚脲弹性体4。
底座8为ABS工程塑料3构成,底座上有滑槽14供滑块9滑动以及缓冲装置楔形顺丁橡胶5,并且有四个孔洞15供两底座之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人员与财产损失,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维护效率,主体便于安装、拆卸。可以跟据需求增加或减少立方体数量以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底座。
图3为主体中的立方体放大图。
图4为立方体的俯视图。
图5为立方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两个立方体之间使用磁性贴7紧密吸住,以及四个钩子12由60Si2MnA弹簧钢发条2拉紧。外壳由AR玻璃纤维1构成,喷涂SPUA喷涂聚脲弹性体4。最底层有楔形顺丁橡胶5做缓冲材料。
组装实例1:如图1,使用钩子12钩住上面的立方体,两边对齐,使用磁性贴7吸住,即构成一对。最上层必须有反光贴11的立方体构成,最下层必须由硬铝合金10包裹,顺丁橡胶5在外。
组装实例2:如图2,从侧面把主体17装入,滑块9装入滑槽14中。一个底座只可装入一个主体17,并且主体17可以在底座上自由滑动。两个底座之间可以由孔洞15连接。
如图3所示,PA610尼龙纤维6缠绕在发条壳16上当主体17被冲击时,钩子12即被上面的立方体拉出,此时60Si2MnA弹簧钢发条2即被拉紧,具有弹性力,当钩子松弛时,钩子连同上面的立方体拉回,恢复原状。
如图4、5所示,每个钩子9钩住对应的金属杆13。磁性贴7互相吸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嘉荣,未经洪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6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收音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换热器表面涂层以及换热器表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