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2伏30安时铅酸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2557.0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 30 安时铅酸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12伏30安时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电力、军事以及航海、航空等各个经济领域,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日常领域,由于铅酸蓄电池内阻小,电压稳定,在短时间内能供给较大的起动电流,而且结构简单,价格较低原材料可回收、宜于环保等特点,所以在正被用作电动车的电池大量采用。但是普通铅酸蓄电池存在容量小、寿命短,需要经常维护等问题,这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12伏30安时的电源输出,提高铅酸蓄电池比能量,延长铅酸蓄电池寿命,大大提高铅酸蓄电池的低温性能以及自放电性能的12伏30安时铅酸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12伏30安时铅酸蓄电池,包括用于盛装极板组和电解液的壳体、极板以及中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有六个大小一致的电池单格,所述电池单格呈两排设置,每排三个;所述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负极板放置于每个电池单格内,每个正、负极板并联,组成极板组;在每电池单格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正极板都处于负极板之间,所有电池单格中正、负极板组串联实现电池单格间的连接,形成12V的电压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上的盖片槽位置设有多个贯穿上下表面的注酸孔,注酸孔的上方设有密封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上设置有排气孔,便于排出蓄电池内的H2和O2,以免发生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的盖片槽上还设有排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的底侧四周设有与电池槽上端预设的凸边相对接的槽道,以使中盖能够更牢靠的盖住电池槽,避免铅酸电池内部液体泄漏。
进一步地,每电池单格层叠排列有六片正极板七片负极板,使其两侧放电均匀,否则因正极板机械强度差,单面工作会使两侧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极板弯曲;每个极板中间采用玻璃纤维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极板厚度为1.3~1.5mm。
进一步地,所述极板高度为123mm。
进一步地,所述极板为铅陶合金极板,每片极板容量为5.17Ah。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一种12伏30安时铅酸蓄电池极板较原有的铅酸蓄电池中的极板厚度有所减少,且极板高度也有所增加,从而提高电池的蓄电容量及比能量,延长了铅酸蓄电池寿命,大大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低温性能自放电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较本系列的常规产品在多个方面性能有所提高,且适用广泛。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铅酸蓄电池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铅酸蓄电池的电池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铅酸蓄电池的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铅酸蓄电池的中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铅酸蓄电池的中盖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12伏30安时铅酸蓄电池,包括用于盛装极板组和电解液的壳体1、极板2以及中盖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池槽4,所述电池槽内设有六个大小一致的电池单格5,所述电池单格5呈两排设置,每排三个;所述极板2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负极板放置于每个电池单格5内,每个正、负极板并联,组成极板组;在每单格电池中,每电池单格层叠排列有六片正极板七片负极板,每个极板中间采用玻璃纤维隔离;所有电池单格中正、负极板组串联实现电池单格间的连接,形成12V的电压数值;所述中盖3上的盖片槽31位置设有多个贯穿上下表面的注酸孔32,注酸孔的上方设有密封盖体(未图示);所述中盖上还设置有排气孔33,所述中盖的盖片槽31上还设有排气道34。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盖3的底侧四周设有与电池槽上端预设的凸边(未图示)相对接的槽道35,以使中盖能够更牢靠的盖住电池槽,避免铅酸电池内部液体泄漏
上述实施例中,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2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带、高隔离度空气腔体带状线电桥
- 下一篇:轨道车辆车顶蓄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