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1465.0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建昌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具体是一种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炉头一般具有两个进气管,导致气体燃烧率低、一氧化碳含量高、火力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气体混合均匀、燃烧效率高和活力足的炉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头,包括炉头座,所述炉头座包括中心火盖和外圈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一侧连通三个独立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设置引射管,所述进气管分别连接三个调风管。
所述调风管直径逐渐减小,且直径最小端与进气管4连接。
所述引射管直径两端大中间小。
所述进气管为平行水平排列。
所述调风管分别连接喷嘴座上的喷嘴。
所述喷嘴座包括一端封闭的横管、进气口、喷嘴和与横管底部垂直连接的支座杆。
所述中心火盖一侧设置热电偶和点火针。
所述中心火盖与外圈火盖之间底部设置承液板。
所述外圈火盖下腔体底部设置隔板。
采用本方案的炉头,包括炉头座,所述炉头座包括中心火盖和外圈火盖,所述炉头座一侧连通三个独立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设置引射管,所述进气管分别连接三个调风管。与传统的炉头相比,该炉头增加了一个进气管,并在进气管内设置了能引起文丘里效应的引射管,使得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和火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炉头座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嘴座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火盖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引射管的轴线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承油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头,包括炉头座(1),所述炉头座包括中心火盖(2)和外圈火盖(3),所述中心火盖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中心火孔(12),所述外圈火盖的侧壁上设置若干外圈火孔(13),所述外圈火盖的上端内环间距均匀地设置一圈内火孔(14)。所述中心火盖(2)与外圈火盖(3)之间底部设置承液板(18),所述外圈火盖(3)下腔体底部设置隔板(15),承液板(18)和隔板(15)作用基本相同,阻止蒸煮物的汁液或油污物质落入炉头腔体内部,方便清理炉头。
所述炉头座一侧连通三个独立的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内部设置引射管(5),所述引射管(5)直径两端大中间小,引射管这种结构能产生文丘里效应,使气体充分混合和燃烧。所述进气管分别连接三个调风管(6),所述调风管(4)直径逐渐减小,且直径最小端与进气管(4)连接,所述进气管(4)为平行水平排列,所述调风管(4)分别连接喷嘴座(7)上的喷嘴(8),所述喷嘴座(7)包括一端封闭的横管(9)、进气口(10)、喷嘴(8)和与横管底部垂直连接的支座杆(11)。
所述中心火盖一侧设置热电偶(16)和点火针(17),当蒸煮的食物汁溢出溅落在热电偶上,热电偶向控制单元发出停止供气信号,气源关闭,炉头处于非工作状态。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建昌,未经方建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1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