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水系统的储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24200.8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叶远璋;周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系统 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系统的储水箱,可适用于热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燃气采暖热水炉等。
背景技术
热水系统中,储水箱为实现水箱内胆内的热交换,通常在储水箱内设置螺旋式结构的换热管,利用换热管内的流体与水箱内胆内的流体之间没有物理性接触地传导热量。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水箱内胆、置于水箱内胆内的螺旋式换热管、进水管、出水管、加热系统,换热管两端头分别连通伸入水箱内胆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换热管、出水管同外部加热系统连成一条循环水路。加热系统不断加热出水管送出的水,加热水通过进水管送入换热管内,流经换热管的热水同水箱内胆的水进行换热后经出水管送入加热系统,依次循环,以加热水箱内胆内的水。
但上述螺旋式结构的换热管,载热流体循环流动阻力大,因而不得不非常遗憾地在进水管上安装价格昂贵的水泵,且螺旋式换热管排气不顺畅。为克服这些缺陷,对热水系统的储水箱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热水系统的储水箱,其载热流体循环流动阻力小,且排气效果好,同时能有效保证储水箱良好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水系统的储水箱,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内胆、至少一根置于水箱内胆内的换热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伸入水箱内胆,换热管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换热管弯曲设置,依次形成流入部、迂回部和回流部,形成一条流体能自由向下流动的流体轨道。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沿水箱内胆内壁弯曲设置在内胆内,以优化换热管的布置。
优选地,流入部和回流部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范围α为5°~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步改进,所述换热管的流入部和回流部通过复数根连接管连通,形成支流通道;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直管;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管径小于换热管管径。以便增加换热面积。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位置设置高于出水管,进水管上靠近水箱内胆外壁安装排气阀,加强排气效果。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通过焊接连通换热管的流入部和回流部,有效保证连接管与换热管连通后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胆内形成两条互为镜像对称的流体轨道,两条流体轨道均形成于进水管止于出水管;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地,形成流体轨道的换热管由一根管弯曲设置成型,或者由复数根管焊接成型;可依据生产加工的便利,选择使用。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换热管设计成由流入部、迂回部和回流部组成的横卧抛物线状结构,形成能使流体自由向下流动的流体轨道。故本实用新型具有换热管内载热流体循环流动阻力小,且排气效果好,同时能有效保证储水箱良好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两条流体轨道的换热管与连接管的二维结构图,其中实心箭头表示换热管的流体轨道,空心箭头表示连接管的支流通道。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为使图面清楚简洁,一些相同的部分图中只标注出了其中一个。
如图1所示,热水系统储水器001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内胆01、置于水箱内胆内01的换热管02、进水管03、出水管04、排气阀06,以及外部加热系统(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水箱内胆01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正下方开设出水口,所述进水管03通过进水口伸入水箱内胆01,进水管03上靠近水箱内胆01外壁安装有排气阀06,出水管04通过出水口伸入水箱内胆01,换热管02连通进水管03和出水管04。
外部加热系统、进水管03、换热管02、出水管04依次连接形成一条循环水路,换热管02内的载热流体与水箱内胆01内的流体之间没有物理性接触地传导热量。水箱内胆01同时通过管体07连通外部冷水水源,通过热水输出管08为用户提供热水。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换热管02沿水箱内胆01内壁弯曲设置在内胆内,并依次形成流入部021、迂回部022和回流部023,优选地,流入部021和回流部023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范围α为5°~45°,以形成一条流体能自由向下流动的流体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4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半导体制冷装置箱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箱盖、除湿机水箱及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