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氧机吹扫、加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6672.9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勇;张永康;高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5004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氧机吹扫 加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制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机吹扫、加温装置。
背景技术
制氧机的加温分为冷状态下的加温和热状态下的加温。冷状态下的加温目的是使制氧设备从低温状态均匀升温到常温状态,并吹除残留在设备中的水、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杂质,做好检修准备。热状态下的加温是吹除检修时可能带进设备内的水分和固体杂质,使设备保持干燥,为空分装置启动创造条件。
现有技术中,制氧机的加温方法一般是采用空压机运行转动加热的气体,经过空气预冷系统和分子筛净化后,作为加温气体进入空分装置,对空分装置进行加温。这种加热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前提是空压机在空分装置加温期间,需要一直运行,而且该过程空压机运行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使得生产成本提高。以每次36小时设计加温时间计算,7400KW空压机将消耗26.64万度电,以每度电0.56元计算,约合人民币15万元,这样在冶金制氧生产中,制氧机停车和制氧机启动两个阶段的加温电耗成本将达30万元。如果是12000KW空压机,则开停车一次正常加温吹扫电耗将达48万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氧机吹扫、加温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须空压机转动,即可实现制氧机吹扫、加温过程,降低了这一过程的能耗,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氧机吹扫、加温装置,包括氮气储存装置和空分塔上、下塔,氮气储存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空分塔下塔连接,空分塔下塔通过第二管道与空分塔上塔相连。
氮气通过第一管道进入空分塔下塔,对空分塔下塔进行吹扫、加温;同时,进入空分塔下塔的氮气通过第二管道进入空分塔上塔,对空分塔上塔进行吹扫、加温。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氮气作为对制氧机进行吹扫、加温的气体,不需要空压机的参与,改进了现有技术方案,节省能耗。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管道上设有加热装置。
常温状态下的氮气能够很好地实现制氧机的冷状态下的加温,但是不能较好地用于对制氧机进行热状态的加温。通过在第一管道上加设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对第一管道内的氮气进行加热,使氮气温度升高,这样,高温氮气便可很好满足制氧机热状态加温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的氮气储存装置通过第三管道与空分塔下塔连接。
加设第三管道,是为了提高制氧机吹扫、加温的效率。
优选的,第三管道及第一管道上设有换热器。
在制氧机的冷状态加温过程中,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中同时向空分塔下塔中通入常温氮气,在制氧机的热状态加温过程中,第一管道上的加热装置打开,第一管道内的高温氮气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第三管道中的氮气,使其温度升高,在不加设加热装置的低成本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制氧机热状态加温时间。
优选的,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
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设计,能够很好地调节进入空分塔上、下塔中的氮气量,保证了空分塔中的压力稳定在合理状态,提高生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氮气取代现有技术中利用空压机运行所得的加热气体作为对制氧机进行吹扫、加温的气体,大大减少了能耗,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管路可以采用现有制氧设备的管路进行设计,无需专门架设新的管道,进一步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提高制氧机吹扫、加温效果的同时,减少了该过程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氮气储存装置1通过第一管道2与空分塔下塔9连接,空分塔下塔9通过第二管道11与空分塔上塔10相连,第一管道2上设有加热装置4;氮气储存装置1通过第三管道3与空分塔下塔9连接,第三管道3及第一管道2上设有换热器7;第一管道2上设有第一阀门5,第二管道11上设有第二阀门8,第三管道3上设有第三阀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6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3-氨基-4-氟苯硼酸的方法
- 下一篇:电池生产用全自动镭射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