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硝氯基缓释复混肥生产用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008.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柏万文;蒋天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施利(宁陵)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C05G3/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476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氯基缓释复混肥 生产 用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硝氯基缓释复混肥生产用造粒机。
背景技术
在硝氯基缓释复混肥生产过程中,造粒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现有的造粒机分为滚筒式和圆盘式,滚筒式造粒机为圆筒状,为了防止在造粒过程中将颗粒甩出,两端设有封闭盖,封闭盖的中部设有孔,方便喷淋管伸入,但这种结构造成造粒机卸料繁琐,且容易造成物料残留在造粒机内,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卸料简单且不容易使物料残留的硝氯基缓释复混肥生产用造粒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硝氯基缓释复混肥生产用造粒机,包括滚筒和套装在滚筒外侧的从动齿轮,另有位于从动齿轮下方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一端为开放状,且滚筒开放端的内环面上设有环状的凹槽,另有阻隔在滚筒开放端的圆盘可转动的卡装到凹槽内,所述圆盘上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开口处与滚筒的内侧面平齐,所述排料口一侧设有铰接到圆盘上的封盖,所述圆盘朝向滚筒外的一侧设有推动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硝氯基缓释复混肥生产用造粒机排料方便,有效防止物料残留在滚筒内,防止对下次的造粒产生影响,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硝氯基缓释复混肥生产用造粒机,包括滚筒1和套装在滚筒1外侧的从动齿轮2,另有位于从动齿轮2下方的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2相啮合,所述的主动齿轮3套装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滚筒1、电机以及连接轴均通过支架支撑,另有水平设置的进液管通过滚筒1一端的开口延伸到滚筒1内,所述滚筒1另一端为开放状,且滚筒1开放端的内环面上设有环状的凹槽5,所述的凹槽5与滚筒1同轴线设置,另有阻隔在滚筒1开放端的圆盘4可转动的卡装到凹槽5内,所述圆盘4的边缘处卡装到凹槽5中,所述的圆盘4与凹槽5和滚筒1同样同轴线设置,所述圆盘4上设有排料口6,所述的排料口6为半圆状,所述排料口6的开口处与滚筒1的内侧面平齐,所述排料口6的圆弧处与滚筒1的内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滚筒1中的物料可方便的通过排料口6排出,不会滞留在滚筒1中,所述排料口6一侧设有铰接到圆盘4上的封盖7,所述封盖7可设置在滚筒1中或设置在滚筒1外侧,所述圆盘4朝向滚筒1外的一侧设有推动杆8,所述的推动杆8垂直于圆盘4所在的平面设置,当滚筒旋转完毕时,可通过转动推动杆8,使圆盘4转动,从而使排料口6位于滚筒1最低处,方便物料的排出,所述的推动杆8与圆盘4不同轴设置,可更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施利(宁陵)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嘉施利(宁陵)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