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地系统溶解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642.6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磊;冉慧英;栗勇田;云玉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嘉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田文其 |
地址: | 05003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地 系统 溶解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地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湿地系统溶解氧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低能耗,绿色的污水处理方式,充分利用物理截留、化学和生物等多种作用,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湿地系统具有运行费用低、投资小、能耗低等优点。但湿地系统溶解氧低是现实运行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湿地系统基层以下溶解氧浓度低,容易造成有机物降解不彻底,氨氮去除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针对湿地系统溶解氧问题,目前均采用底部安装曝气管路,进行溶解氧补充,在人工湿地底部布置溶解氧管路,系统检修不方便,对于出现堵塞的管路无法清理,最终导致溶解氧曝气功能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检修方便,易于清理的湿地系统溶解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湿地系统溶解氧装置,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曝气管一端开口系统外,其另一端分支向下延伸形成曝气竖管,曝气竖管在缺氧区及好氧区内间隔纵向分布,曝气竖管在好氧区单管服务面积为10-15平方米,曝气竖管在缺氧区单管服务面积为20-30平方米;曝气竖管上部与曝气管相连,曝气竖管上开设微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还有:
为实现对曝气竖管的保护,使其不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倾斜而影响工作,优选且较为常见的技术方案是曝气竖管周围设置保护层,可以显而易见的是,保护层的功能应当满足防护和不至于影响曝气竖管的通气,同时应当不影响曝气管的检修,因此埋设高度应以不超过曝气管为宜。其材质应包括但不局限于采用卵石、砾石等大颗粒填料,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保护层的材质为卵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曝气竖管在好氧区分布密度大(单管服务面积为10-15平方米),于缺氧区竖管密度小(单管服务面积为20-30平方米);曝气竖管上部与曝气管相连且其周围铺设卵石形成保护层,曝气竖管上设置微孔,供氧气进入湿地系统。曝气竖管自内向外延伸形成好氧、缺氧及厌氧层,通过微生物联合作用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等物质进行去除,去除效率高,可应对污水高负荷要求,并具备脱氮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技术在底部布置曝气管方式,降低了底部曝气管堵塞风险,同时在曝气竖管周围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微生物层,即AAO小单元,在厌氧、兼氧和好氧微生物综合作用下实现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污染物去除更彻底,接受负荷能力更高;
2、采用在湿地处理系统等间隔排列带有微孔的曝气竖管,呈梯度布置溶解氧浓度。既实现了溶解氧问题,又可保证曝气装置检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曝气管及曝气竖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曝气竖管;2、曝气管;3、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湿地系统溶解氧装置,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曝气管2一端开口系统外,其另一端分支向下延伸形成曝气竖管1,曝气竖管1在缺氧区及好氧区内间隔纵向分布,曝气竖管在好氧区单管服务面积为10-15平方米,曝气竖管在缺氧区单管服务面积为20-30平方米;曝气竖管1上部与曝气管2相连,曝气竖管1上开设微孔。
保护层3的材质为卵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嘉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嘉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模具螺纹塞排气装置
- 下一篇:桥梁吊杆、斜拉索和主缆的可视爬升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