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式空心楼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443.5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林;刘青松;丁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运林 |
主分类号: | E04B5/18 | 分类号: | E04B5/18;E04B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空心 楼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叠合式空心楼盖。
背景技术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新型装配式结构的集成技术研究列为支撑项目,我国多个省市将住宅产业化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知道方向,并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楼板作为装配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约占土建总造价的20%~30%,楼板的产业化决定装配式结构的发展。目前,楼板的产业化主要采用半叠合式楼板,预制底板在现浇混凝土的过程中,往往使得叠合板自重比较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合理,不能很好的发挥钢筋受拉、混凝土受压的特性,导致了叠合楼板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叠合式空心楼盖,减小叠合板的自重和用材,并优化叠合板的热力学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合式空心楼盖,包括预制板、分布钢筋、受力钢筋、暗梁、格构钢筋、薄壁箱、孔洞,所述的预制板内部设置有分布钢筋、受力钢筋和格构钢筋底端;暗梁设置于格构钢筋竖直方向中间处;薄壁箱设置于相邻的两暗梁中间;孔洞开设于暗梁左右两侧的下端。
所述的暗梁为矩形体,高度为格构钢筋高度的40%~70%。
所述的薄壁箱为GBF薄壁箱或者GRF薄壁箱,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椭圆形、圆形。
所述的孔洞为矩形,相邻孔洞的间距为10~30厘米,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合理;
(2)减小叠合板的自重和用材,造价低,减低工程费用;
(3)优化叠合板的热力学性能,隔音效果好;
(4)工厂预制,技术保证,施工方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中1-预制板;2-分布钢筋;3-受力钢筋;4-暗梁;5-格构钢筋;6-薄壁箱;7-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叠合式空心楼盖,包括预制板1、分布钢筋2、受力钢筋3、暗梁4、格构钢筋5、薄壁箱6、孔洞7,所述的预制板1内部设置有分布钢筋2、受力钢筋3和格构钢筋5底端;暗梁4设置于格构钢筋5竖直方向中间处;薄壁箱6设置于相邻的两暗梁4中间;孔洞7开设于暗梁4左右两侧的下端。
所述的暗梁4为矩形体,高度为格构钢筋5高度的40%~70%。
所述的薄壁箱6为GBF薄壁箱或者GRF薄壁箱,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椭圆形、圆形。
所述的孔洞7为矩形,相邻孔洞7的间距为10~30厘米,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运林,未经刘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播种压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叠合板侧面拼缝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