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牲口屠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1000.0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根;孙全龙;水白清;杨小秋;魏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耐合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B5/02 | 分类号: | A22B5/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牲口 屠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口屠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牲口屠宰机。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公众和屠宰市场的需求,一批专业的屠宰机械出现,这些屠宰机械客观地体现了所谓的高宰杀效率和活杀,也无需多人参与对牲口进行宰杀前的擒持,可节省人力投入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屠宰现场环境。在利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屠宰机进行屠宰时,当牲口进入囚筒后悔因恐惧而出现试图退出囚筒的现象,因此有些厂家在囚筒的牲口入口处配备了牲口驱赶机构,这些牲口驱赶机构的设置虽然可使待宰牲口被迫地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但由于该牲口驱赶机构的结构非常复杂,从而增加了牲口屠宰机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并且由于牲口驱赶机构位于囚筒的牲口入口处的一端,这样增加了牲口驱赶机构的宽度距离,而该距离也为待宰牲口提供了退缩空间,从而影响牲口的头部探出卡颈部,最终影响卡颈动作的进行,这样的设计不利于提高屠宰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增加了牲口驱赶机构而使得牲口屠宰机的制造难度和成本提高、牲口驱赶机构的设置为牲口提供了退缩空间、屠宰效率低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增设了推牛机构的牲口屠宰机,所述牲口屠宰机能有效迫使待宰牲口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且增设推牛机构的牲口屠宰机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成本低,不会为待宰牲口提供退缩空间,利于屠宰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牲口屠宰机,包括囚筒;囚筒包括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第一夹板、第二夹板、顶盖和底板;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面对面设置,顶盖和底板上下对应并均与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的内壁固定;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各枢轴均设置在第一旋转盘和第二旋转盘上;
囚筒上还设有推牛机构,且推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滑动板和推牛板;
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座和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座分别设在第一夹板和滑动板上,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柱和第二作用缸座同轴相连,且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柱与推牛板相连;
第一夹板在背向第二夹板的一侧和朝向第二旋转盘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对上下对应的导轨和一推牛板腔;滑动板与导轨滑动配合,推牛板腔对应于一对导轨之间,并位于导轨的右端。
优选地,一对导轨的横截面呈L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囚筒上增设的推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滑动板和推牛板,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座和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座分别设在第一夹板和滑动板上,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柱和第二作用缸座同轴相连,且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柱与推牛板相连;滑动板与第一夹板上的一对导轨形成滑动配合,当第一气缸的第一作用缸柱向缸体外伸出时,由第一作用缸柱推动滑动板,使得滑动板循着一对导轨移动,反之亦然;当第二气缸的第二作用缸柱向缸体外伸出时,则会推动推牛板,使得推牛板朝着第一夹板的内侧翻转,从而凭借推牛板的翻转实现对进入囚筒内的牲口的臀部驱赶,迫使牲口朝着第一旋转盘的方向移动从而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
除此之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板上还设有推牛板腔,该推牛板腔对应于一对导轨之间,并位于导轨的右端,在第二作用缸柱的推动下,推牛板会翻转到推牛板腔内,这样的设计不仅达到了将待宰牲口驱赶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还不会增加所述推牛机构的宽度距离,从而避免为待宰牲口提供任何退缩空间,有利于屠宰工作的顺利进行,屠宰效率得以提高。由此可知增设了推牛机构的牲口屠宰机结构简单,其制造难度和成本低。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牲口屠宰机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成本低,不仅能客观体现活杀和高的宰杀效率,还能有效迫使待宰牲口到达囚筒内的宰杀位置而不会为待宰牲口提供任何退缩空间,有利于屠宰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牲口屠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推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现将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为第一旋转盘,2为第二旋转盘,3为第一夹板,4为第二夹板,5为顶盖,6为底板,7为第一气缸,7.1为第一作用缸座,7.2为第一作用缸柱,8为第二气缸,8.1为第二作用缸座,8.2为第二作用缸柱,9为滑动板,10为推牛板,11为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耐合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耐合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