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聚剂添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7541.0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亮;魏岸;仇志康;杨帅;赵耿昌;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1/167 | 分类号: | C07C11/167;C07C7/20;C07C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5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聚剂 添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聚剂添加系统,特别是一种乙腈法生产1,3-丁二烯的生产工艺中的阻聚剂添加系统。
背景技术
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工业上主要用萃取精馏法分离丁二烯,常用溶剂是乙腈、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其中乙腈作为溶剂分离丁二烯工艺在我国多套装置上应用。乙腈法是以含水5%~1O%的乙腈为溶剂,以萃取精馏的方法分离丁二烯。然而在丁二烯抽提装置中,由于丁二烯含有不饱和键且具有极高的活性,双烯浓度相对较高的场所,很容易通过自由基链反应聚合造成塔盘及再沸器结垢,生成的聚合物如沉积在换热器上则影响换热器传热,如沉积在塔体内则会影响塔的分离效果,严重时将导致塔体堵塞,装置停车检修。因此,需要在系统中注入微量阻聚剂以减少设备堵塞,延长装置的使用周期,而现有阻聚剂添加系统的阻聚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聚剂添加系统,解决了现有阻聚剂添加系统所带来的阻聚效果不好的问题,有效延长了生产装置的在线运行周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聚剂添加系统,包括阻聚剂添加入口、蒸汽凝液入口、阻聚剂缓冲罐、阻聚剂循环出口、阻聚剂循环入口、循环泵、进料计量泵,所述阻聚剂添加入口、蒸汽凝液入口分别与所述阻聚剂缓冲罐相连,所述阻聚剂循环出口及阻聚剂循环入口间通过管道经循环泵相连,所述进料计量泵设置在阻聚剂循环出口和循环泵之间,进料计量泵通过管道及阀门分别与脱重塔塔顶、脱轻塔塔顶、丁二烯产品线相连。
昕述进料计量泵为两个,且并联设置于阻聚剂循环出口和循环泵之间。
所述脱重塔塔顶、脱轻塔塔顶位置处设置有喷嘴及分散载体引入口,以此增加阻聚剂的分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生产系统上过滤器、换热器及塔的检修频率,从而延长了装置的在线运行周期,同时在阻聚剂塔顶注入位置处设置喷嘴及分散载体引入口,能够进一步增加阻聚剂的分散,有效的降低气相聚合。采用本实用新型,整个生产系统运行平稳,脱轻塔釜液泵和脱重塔釜液泵的切换时间延长(能延长周期4-6倍),系统内产生的聚合物也明显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阻聚剂添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剂添加入口,2.蒸汽凝液入口,3.阻聚剂缓冲罐,4.阻聚剂循环出口,5.阻聚剂循环入口,6.循环泵,7.进料计量泵,8.脱重塔塔顶,9.脱轻塔塔顶,10.丁二烯产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阻聚剂添加系统,包括阻聚剂添加入口1、蒸汽凝液入口2、阻聚剂缓冲罐3、阻聚剂循环出口4、阻聚剂循环入口5、循环泵6、进料计量泵7,所述阻聚剂添加入口1、蒸汽凝液入口2分别与所述阻聚剂缓冲罐3相连,所述阻聚剂循环出口4及阻聚剂循环入口5间通过管道经循环泵6相连,所述进料计量泵7设置在阻聚剂循环出口4和循环泵6之间,进料计量泵7通过管道及阀门分别与脱重塔塔顶8、脱轻塔塔顶9、丁二烯产品线10相连。
昕述进料计量泵7为两个,且并联设置于阻聚剂循环出口4和循环泵6之间。
所述脱重塔塔顶8、脱轻塔塔顶9位置处设置有喷嘴及分散载体引入口,以此增加阻聚剂的分散。
阻聚剂经槽车运输至阻聚剂添加入口并注入阻聚剂缓冲罐,经进料计量泵分别注入脱轻塔顶、脱重塔顶和丁二烯产品线内。为了提高阻聚效果,塔顶注入位置采用喷嘴装置并引入分散载体,增加阻聚剂的分散,有效的降低了气相聚合。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实用新型后,产品精制系统运行平稳,脱轻塔釜液泵和脱重塔釜液泵的切换时间延长(能延长周期4-6倍),系统内产生的聚合物也明显减少。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应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昕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山玉龙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7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用高性能纤维束
- 下一篇:一种两通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