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夹式血氧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4911.7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0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海;王维虎;谢育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夹式血氧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背景技术
在指夹式血氧仪即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血氧仪,这种血氧仪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使用方便,仅需被测者将手指放入指夹式血氧仪的手指容置腔内即可进行测量。然而,这种指夹式血氧仪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光线的影响而使测量精度下降。为了减少环境光线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技术人员开发了具有多种形式遮光片的指夹式血氧仪,如褶皱式,硅胶式等,但是这些遮光片往往单独设置,不易固定,需要反复装配才能固定好,导致血氧仪的装配过程繁琐,给制造者及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这些遮光片多选用易变形材质,在血氧仪复位时容易发生错位,影响遮光效果,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指夹式血氧仪,其遮光片的固定方式简单方便,从而使指夹式血氧仪便于装配,且其遮光片不易发生错位,遮光效果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指夹式血氧仪,包括数据采集处理电路板、显示屏以及通过枢轴连接的两个壳体,所述的两个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形成手指容置腔,所述的两个壳体其中之一的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朝另一壳体方向伸出并遮盖该壳体两侧的部分或者全部面积,以遮挡环境光线进入所述手指容置腔。
其中,遮光片遮盖住所述另一壳体两个侧面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
其中,在所述两个壳体闭合的状态下,所述遮光片靠近手指容置腔入口的两个竖直侧边与所述另一壳体靠近手指容置腔入口的竖直侧边对齐。
其中,所述遮光片靠近手指容置腔入口的两个竖直侧边在血氧仪高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血氧仪的高度。
其中,所述的两个壳体为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的上壳体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叠置地连接在一起的外壳和内壳,所述遮光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侧,该遮光片长出内壳并遮盖下壳体的两侧。
其中,所述的遮光片与所述的外壳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的上壳体包括可拆卸的方式彼此叠置地连接在一起的上壳和中壳,所述遮光片设置在中壳两侧,并遮盖下壳体的两侧。
其中,所述的遮光片与所述的中壳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其遮光片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不仅便于制造,使指夹式血氧仪的装配过程也更加方便,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遮光片不易发生变形和错位,便于遮光片覆盖与其相对的壳体,遮光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数据采集处理电路板(图未示出)、显示屏3,其中,上壳1与下壳体2采用的枢轴方式连接在一起,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相对位置处形成手指容置腔4。其中,上壳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外壳11与内壳12以可拆卸的方式彼此叠置地连接在一起,外壳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遮光片13,该遮光片13长出内壳12并覆盖下壳体2两侧,覆盖下壳体2的部分或者全部面积,以遮挡环境光线进入所述手指容置腔。
具体地,遮光片13覆盖下壳体2的两个侧面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优选地,遮光片13覆盖下壳体2的两个侧面的二分之一的面积。
具体地,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闭合的状态下,遮光片13靠近手指容置腔4的入口的两个竖直侧边与下壳体2靠近手指容置腔4入口的两个竖直侧边对齐。
优选地,遮光片13靠近手指容置腔4的入口的两个竖直侧边在血氧仪高度方向的延伸长度小于血氧仪的高度。
优选地,遮光片13与外壳11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不仅便于制造,也使指夹式血氧仪的装配过程也更加简易,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其次,使血氧仪整体结构呈流线型,造型美观,用户使用手感好。更重要的是,遮光片不易发生变形和错位,便于遮光片覆盖下壳体,遮光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4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
- 下一篇:一种十字型保温墙体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