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菌种瓶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680.5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聿长;何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工厂 化生 菌种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种瓶,特别是公开一种菌种瓶的瓶盖,适用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
背景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瓶栽周年生产改变了传统的塑料袋生产模式,适应了食用菌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趋势,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是机械化、自动化标准作业模式,所以对栽培容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瓶盖部分,既要满足耐高温高压不变形,又要满足透气虑气的特点。
目前在用的瓶盖主要有三种形式:整体无过滤式、分体海绵式、分体纸垫式。整体无过滤式瓶盖内部只有间隔突起透气孔,空气没法经过过滤,在洁净度不高的环境中容易造成污染,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高温承压灭菌后容易变形,影响后续机械作业。分体海绵式由于透气孔少,一般2~4个,孔径大,瓶内培养基质的食用菌菌丝容易生长到海绵中,造成透气堵塞,影响菌丝生长,同时海绵容易吸水导致后期污染增加给生产造成损失,海绵垫片每用3~4个生产周期(一般6个月~8个月)就得更新。分体纸垫式虽然克服了海绵的不利因素,但由于透气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同时生长到纸上的菌丝能够将纸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分解形成营养源,破换纸质,一般使用2~3个周期(一般4个月~6个月)就得更换,在连续化周年工厂化大规模生产食用菌中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必要的材料成本与大量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菌种瓶瓶盖,在瓶盖上设有圆形透气孔、长形透气孔及相配合的空气挡圈,增强了过滤效果,并满足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技术工艺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延长,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菌种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由上盖、透气垫片和下盖三部分组成;上盖边缘设有突出的线条圈,下盖设有对应的凹槽,上盖和下盖中间夹持有透气垫片,并通过所设的线条圈和凹槽嵌合组成盖体;所述下盖的凹槽的圆周上间隔均布若干个弧长为13~16mm的长形透气孔,在下盖所述的长形透气孔的内侧对应位置设有若干个间隔凸起高度为1mm~2mm的挡圈,防止空气直线进入瓶体内;所述下盖的中间还设有若干个圆形透气孔,其中中心孔的孔径为10~12mm,均布于中心孔外围的其他孔的孔径为8~10mm。所述下盖上的长形透气孔为6个,下盖上的圆形透气孔为8个。瓶体外空气通过瓶盖的下盖上所设的长形透气孔,经过上盖和下盖中间夹持的透气垫片过滤后,再经过下盖上所设的圆形透气孔进入瓶体内。所述瓶盖的直径为95~105mm,对应配合瓶口直径为75~85mm的瓶子使用。所述瓶盖的上盖和下盖采用耐高温聚丙烯PP-K-8003,上盖和下盖中间夹持的透气垫片采用无纺布垫片。
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研发改进与2年多来实践检验,克服了现有技术常用瓶盖的缺点,在大规模的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采用了瓶盖内外圆形透气孔和长形透气孔、空气挡圈的特殊设计,使外界的空气经过长形透气孔后以曲线的方式进入圆形透气孔上方的过滤无纺布垫片再进入圆形透气孔后到达瓶内,减缓了空气的进气速率,增强了过滤效果;无纺布垫片克服了传统纸质和海绵的缺点,既不吸水也不会让菌丝生长上去,满足了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技术工艺要求,同时使用寿命延长,可以长期使用而不用更换,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首创性的对现有技术瓶盖的内部结构做了改进,同时采用无纺布作为过滤垫片材质,在高温承载压力的条件下灭菌后盖子不变形,便于实际生产不同的工艺作业环节中机器对瓶盖的打开、盖紧等反复顺利作业,同时达到了良好的空气过滤和透气功能,生产中能够长期反复使用,不用更换过滤垫片,明显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提高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盖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瓶盖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 2、下盖; 3、透气垫片; 4、线条圈; 5、凹槽; 6、长形透气孔; 7、挡圈; 8、圆形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附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菌种瓶瓶盖,由上盖1、透气垫片3和下盖2三部分组成。上盖1边缘设有突出的线条圈4,下盖设有对应的凹槽5,上盖1和下盖2中间夹持有透气垫片3,并通过所设的线条圈4和凹槽5嵌合组成完整的盖体。下盖2的凹槽5的圆周上间隔均布若干个弧长为13~16mm的长形透气孔6,在下盖2的长形透气孔6的内侧对应位置设有若干个间隔凸起高度为1mm~2mm的挡圈7,防止空气直线进入瓶体内。下盖2的中间还设有若干个圆形透气孔8,其中中心孔的孔径为10~12mm,均布于中心孔外围的其他孔的孔径为8~10mm。下盖2上的长形透气孔6设有6个为最佳使用效果,下盖2上的圆形透气孔设有8个为最佳使用效果。瓶体外空气通过瓶盖的下盖2上所设的长形透气孔6,经过上盖1和下盖2中间夹持的透气垫片3过滤后,再经过下盖2上所设的圆形透气孔8进入瓶体内。所述瓶盖的直径为95~105mm,对应配合瓶口直径为75~85mm的瓶子使用,为可拆卸分体式。瓶盖的上盖1和下盖2采用耐高温聚丙烯PP-K-8003,上盖1和下盖2中间夹持的透气垫片3采用无纺布垫片,具有透气性,覆盖在8个圆形透气孔8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倒刺鱼钩
- 下一篇:一种通过微处理芯片控制的智能电子产品散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