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无创面罩的可分离式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252.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钱彩华;华锋;朱颐昌;崔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创面 可分离 式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无创面罩的可分离式胃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许多呼吸衰竭病人需要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而这些病人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如吸痰、留取标本等)。对于这些病人摘除无创面罩会影响治疗,有时甚至会很危险。这就需要在无创正压通气时进行支气管镜操作,将支气管镜穿过无创面罩后插入到患者的支气管内,而需要拿下无创面罩时,就必须先将胃管从患者的支气管内拔出,等无创面罩拿掉后,再次插入胃管,对于患者来说,增加了二次痛苦,如果设计一种可以无需拔出胃管而可以顺利拿掉无创面罩的装置的话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设计一种应用于无创面罩的可分离式胃管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无创面罩的可分离式胃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在进行无创面罩吸氧并插入支气管镜时,需要拿掉无创面罩时,将管套和管体进行分离,只要旋转管套,即可实现管体与管套之间的分离,可轻松拿掉无创面罩,无需拔掉管体,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应用于无创面罩的可分离式胃管,包括管体及管套,所述管体端部设有一圈外螺纹,管套是由外圈层和内圈层组成,外圈层和内圈层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层,管体位于间隙层内,内圈层外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管套通过内螺纹旋接在管体端部的外螺纹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套顶部上旋接有一个导丝固定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在进行无创面罩吸氧并插入支气管镜时,需要拿掉无创面罩时,将管套和管体进行分离,只要旋转管套,即可实现管体与管套之间的分离,可轻松拿掉无创面罩,无需拔掉管体,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管体;101、外螺纹;20、管套;201、外圈层;202、内圈层;2021、内螺纹;203、间隙层;204、导丝固定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无创面罩的可分离式胃管,包括管体10及管套20,所述管体10端部设有一圈外螺纹101,管套20是由外圈层201和内圈层202组成,外圈层201和内圈层202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层203,管体10位于间隙层203内,内圈层202外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2021,管套20通过内螺纹2021旋接在管体10端部的外螺纹101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套20顶部上旋接有一个导丝固定头204。
工作原理:
一种应用于无创面罩的可分离式胃管,管体10端部设有一圈外螺纹101,管套20是由外圈层201和内圈层202组成,外圈层201和内圈层202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层203,管体10位于间隙层203内,内圈层202外壁上设有一圈内螺纹2021,管套20通过内螺纹2021旋接在管体10端部的外螺纹101上,需要拿掉无创面罩时,将管套20和管体10进行分离,只要旋转管套20,使管套20的内螺纹2021与管体10端部的外螺纹101分离开,即可实现管体10与管套20之间的分离,可轻松拿掉无创面罩,无需拔掉管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中心医院,未经湖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