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直缝焊管的感应加热自动随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364.4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钱伟;郭胜鸿;王剑;张毅;杨菊;余玉林;张弛;雷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9/08;C21D1/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余丽霞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缝焊管 感应 加热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频直缝焊管的在线焊缝调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频感应器自动随动装置,特别是用于直缝焊管的感应加热自动随动装置。
技术背景
在进行高频直缝焊管生产过程中,其基本工艺路线为开卷对焊——活套冲料——铣边——成型——高频焊接——超声波探伤——中频模拟正火热处理——定径——定尺锯切——精整(包括平头、水压、探伤、喷标等)。因此,为保证高频焊管焊缝处质量,必须要对焊管焊缝进行中频在线模拟正火热处理。
然而根据API相关要求,在生产高钢级、高附加值焊管产品时,还需要对焊管进行连续稳定的在线焊缝调质处理,高频焊管厂在生产高品质直缝焊管时一般有两次热处理,其中第一次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进行在线模拟正火热处理,其后中频感应加热进行Q/T调质处理。其目的一是满足高品质焊管生产,二是对第一次热处理不到位的焊管进行补充热处理。
因此一般在高频焊管生产工艺中,中频热处理后还需要进行中频感应加热调质(淬火+回火)处理,以满足产品性能需要。即此时的基本工艺路线为:开卷对焊——活套冲料——铣边——成型——高频焊接——超声波探伤——中频模拟正火热处理(即第一套感应加热装置)——中频调质热处理(即第二套感应加热装置)——定径——定尺锯切——精整(包括平头、水压、探伤、喷标等)。同时在焊管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停机均会产生2至3支热处理 温度不稳定或未热处理的焊管产品,此时需要利用第二套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设备对停机造成的焊管进行补救,从而提高焊管的成材率,在第二套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设备的工位进行Q/T工艺和降级管补救时,第一套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设备对焊缝的加热会使管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第二套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设备的感应器的设定位置与管体的实际间距发生变化(10~30mm),同时造成热处理温度的波动(40~100℃)。
在进行第一次中频模拟正火热处理后,焊管由于受热会产生局部变形,导致在进行中频调质热处理时,中频加热感应器与焊管焊缝之间的距离会产生波动,不能保证焊管热处理质量。因此为满足高频直缝焊管热处理的要求,使焊缝区域内外表面晶体组织充分的转化,两台中频配合使用时第二台中频必须加装一种装置,来保持加热感应器与管体之间距离的稳定,从而满足热处理温度的连续稳定,保证了焊缝区域晶体组织的充分转化。
目前还没具备上述功能的装置满足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保证焊管焊缝与加热感应器之间距离稳定的用于直缝焊管的感应加热自动随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直缝焊管的感应加热自动随动装置,包括加热感应器、气缸,所述气缸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两端的气缸缸壁设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伸出气缸下端与感应器支架相连,所述加热感应器安装在感应器支架底部,所述感应器支架底部两端设置有可与直缝焊管抵接的压辊,所述压辊的底部低于加热感应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支架呈向下开口的凹槽结构,其凹槽 两端内壁分别与所述加热感应器的两端连接,其凹槽两端底部分别与压辊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压辊的底部与加热感应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14mm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持加热感应器与压辊的底面之间距离稳定,从而满足了压辊下方被加热件热处理温度的连续稳定性,保证了被加热件焊缝区域晶体组织转化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直缝焊管的感应加热自动随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进气口1;下进气口2;气缸3;气缸杆4 ;压辊5;加热感应器6;感应器支架7;直缝焊管8;活塞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用于直缝焊管的感应加热自动随动装置,包括加热感应器6和气缸3,气缸3内设有活塞9,活塞,9两端的气缸3缸壁设有上进气口1和下进气口2,活塞9上设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端部伸出气缸3下端与感应器支架7相连,加热感应器6安装在感应器支架7底部,感应器支架7底部两端设置有可与直缝焊管8抵接的压辊5,压辊5的底部低于加热感应器6的底部。
感应器支架7呈向下开口的凹槽结构,其凹槽两端内壁分别与所述加热感应器6的两端连接,其凹槽两端底部分别与压辊5连接。压辊5的底部与加热感应器6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0~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一体化工业缝纫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无漏水转炉付枪密封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