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循环集成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2953.0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维斌;何杨;唐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环油烟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循环 集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厨房用吸油烟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由于我国的吸油烟机发展时间短,现有市场的产品主要着重于排烟,考虑节能环保甚少。据中国吸油烟机行业协会即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官方网站2013.7.3发表的《中国吸油烟机产品发展及趋势展望》分析:“我国国内现生产销售的吸油烟机100%都是外排式的,发达国家用循环式油烟机很普遍,甚至有的禁止使用外排式油烟机。我们国家在10年前专家和有关组织就提出了研发生产循环式吸油烟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但终因市场需求不强烈及厂家积极性不高,而遭搁浅。现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国家相应的产业政策的倾斜,加之企业对产品的创新突破、社会责任感的提高等因素,研发生产符合中餐需求的循环式吸油烟机定会受到有关部门及企业关注并实施。”
公认的既节能又环保的循环式油烟机为何不见于中国市场,究其原因,固然有其社会的因素,但根本的原因是技术原因。
循环式油烟机的研发和生产就技术层面说,现有为数不多的技术及实施方案主要问题有:
1、厨房工作余热,现有市场上灶具燃烧热量的有效利用率大都在40~50%之间,余下的热量散发于厨房空间,余热不能有效的吸收或排放将极大地影响室内的温度和辅助家用电器的使用效果;
2、浑淆于油烟中的油脂不但污染风道而且阻碍了净化材料对有害气体净化处理;
3、经一次性净化处理的油烟气体在尚不能彻底净化的情形下,扩散至室内必定会造成室内的污染。
以上三个问题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循环式油烟机市场前景广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循环集成灶,其采用半封闭动态的循环净化方式并与水导热冷却装置的有机结合,既能彻底地净化油烟气体,又能有效地利用余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式循环集成灶,包括:
集成灶壳体;
灶具,其设置于该集成灶壳体台面;
进气装置,其位于该集成灶壳体内,包括进气口,及与该进气口相连通的进气通道;
冷却装置,其包括安置于迎灶台面且设有扁形吸热水箱的吸热水器,与该扁形吸热水箱相连通且设置于上部的储热水箱,及与该储热水箱连通的排水阀;
风机装置,其包括吸气口和风机口,其中,该吸气口与该进气通道相连通;
出气装置,其包括出气通道,及与该出气通道相连通的出风口,其中,该出气通道与该风机口相连通,该出风口与该进气口对应设置;以及
油烟分离净化装置包括机械式油脂分离器和介质烟雾处理器,其中,该机械式油脂分离器与该进气装置组为一体,该介质烟雾处理器与该出气装置组为一体。
该介质烟雾处理器包括设置于该出气通道内的油烟净化层和滤材支架,其中,该油烟净化层为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初滤层、活性炭净化层、光触媒净化层;该滤材支架为层叠式结构。
该滤材支架设有抽屉形滑道,该集成灶壳体设有与该滤材支架相对应的外装门,该外装门与该滤材支架为一体式设计,该外装门设置于该集成灶壳体正面且与该出气通道封合。作为可选择的实施例,该集成灶壳体设有与该滤材支架相对应的外装门,该外装门与该滤材支架为分体式设计,该外装门采用铰链与该集成灶壳体正面连接且与该出气通道封合。
该机械式油脂分离器包括有多个平行凹槽相邻间隔穿透的两块进风网,该两块进风网的凹槽错位并有一定间隙地叠合成一体。
该出风口设置于该集成灶壳体台面前沿和/或该集成灶壳体台面左右两边。
该吸热水器还包括安置于该进气通道内纵向排列的吸热片,其中,该吸热片与该扁形吸热水箱组为一体。
该冷却装置还包括与该集成灶壳体组合的卡槽。
该储热水箱与该扁形吸热水箱通过水管多管并联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环油烟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环油烟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2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