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143.3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鹰;张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K19/094 | 分类号: | H03K19/094;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亮度 控制 装置 | ||
1.一种LED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预处理电路和亮度信号产生电路;其中:
所述脉冲预处理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七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电阻、电容、施密特触发器、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其中:
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反相器、与非门和或非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或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电阻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输出端连接后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入端和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七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亮度信号产生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密特触发器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和第九MOS管;其中:
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阻的输出端、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MOS管和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五MOS管漏极和第八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六MOS管的漏极和第八MOS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输出端、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九MOS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连接后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七MOS管的漏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十一个D触发器、一个反相器和两个由一个反相器和一个电阻组成的阻容网络;其中:
所述十一个D触发器采用级联的形式组成亮度信号产生电路;
前十个D触发器的Q端输出为十位的亮度控制信号;
每个D触发器的Q输出端与下一个D触发器的D输入端相连;
所述十一个D触发器的清零信号和时钟信号分别连接在一起;
所述脉冲预处理电路的输入信号加到所述十一个D触发器的时钟端;
所述第一个D触发器的D端接高电平VDD;
第十一个D触发器的Q端经反相器和两个阻容网络反馈到清零端RES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1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张拉千斤顶
- 下一篇:一种模拟印刷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