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清洁防砂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7537.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绯;马龙;陈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爱民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防砂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气井防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清洁防砂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砂管是将过滤材料以中心管为圆心成圆筒形状包裹或套装在中心管的外径上,其内直径大于中心管外径,其外直径小于外保护罩的内径,在采油、采气过程中,地层中不同粒径的岩石颗粒,随同地层产出物一起流出地层,小于过滤材料缝隙的砂粒通过,大于过滤材料缝隙的砂粒被阻挡,被阻挡的砂粒在过滤材料外累积,并与地层产出物中的胶质等组合形成泥状物,阻塞筛管过滤材料的缝隙,造成防砂筛管堵塞,堵塞后由于过滤材料的机械强度不高,过滤材料在承受高压差时造成防砂筛管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清洁防砂管具,以解决现有的防砂管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现有的防砂管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清洁防砂管具,所述自清洁防砂筛管包括:基管;套设在所述基管之外的外保护罩;多个过滤芯,沿径向并联设置在所述基管与所述外保护罩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各所述过滤芯具有内腔,各所述过滤芯的内腔与基管的内腔相通。
进一步的,各所述过滤芯为细长的管状体,各所述过滤芯的两端或一端与所述基管固定连接,各所述过滤芯的中间悬空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管的两端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外保护罩通过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基管之外,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的流砂通道,各所述过滤芯与所述外保护罩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出砂空隙,各所述第一出砂空隙从各过滤芯距离所述外保护罩的内壁的最近点沿周向,向所述最近点的两端发散,流砂通道与所述第一出砂空隙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为圆筒形管体、或者为具有齿形外缘的管体或多边形外缘的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基管连接抽油管柱或防砂管柱,所述过滤芯的材质为绕丝网管、割缝管、烧结网、金属棉或泡沫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为具有单通道或具有多个相互分隔的通道的管体。
进一步的,沿所述基管的径向,所述多个过滤芯均匀的分步在所述环形空间内;沿所述基管的轴向,所述多个过滤芯分为单排或多排过滤芯,多排过滤芯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过滤芯之间设有第二出砂空隙,所述第二出砂空隙沿周向向两侧发散,所述流砂通道与所述第二出砂空隙相连通。
进一步的,各所述过滤芯与所述基管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三出砂空隙,各所述第三出砂空隙沿周向向两侧发散,所述流砂通道与所述第三出砂空隙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现有技术防砂管的过滤表面积受中心管或基管和外保护罩尺寸限制做不大,而在环形空间中能够安装多个或多根过滤芯,多个过滤芯的过滤表面积之和可以做的很大,对于相同口径的基管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表面积通过增加过滤芯的数量是现有的环形单体式过滤芯的过滤面积的1-30倍,因而使防砂过滤效能大为提高,可以有效的减少防砂管堵塞。
2、单根过滤芯的表面积远小于现有技术防砂管的过滤表面积,使单根过滤芯承载的机械力大为下降,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个过滤芯的耐压差性能,能够承受地面高压水流清洗,因而,自清洁效果更好。
3、将过滤芯设计成细长管状,采取两端头固定,中间悬空的安装方式,过滤芯内,液体流入基管,当抽油泵抽吸时,过滤芯内,液体流动变化激发过滤芯震动,在震动的同时抽油泵抽吸造成液柱压力波动,在其该压力作用下过滤芯的管壁产生收缩与扩张运动使粘敷在过滤芯的管壁表面的沉砂向下流动,各过滤芯之间预留有第二出砂空隙能使井下出砂畅通流动,经设置在基管两端的固定座上的流砂孔或流砂通道流出,使得地层产出物中的泥砂状物在过滤芯的管壁表面不能积累,从而达到自动清洁过滤芯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过滤芯,做成分体式的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整体式过滤芯,多个过滤芯中的某一个过滤芯出现故障或损坏时便于更换和维修。
5、本实用新型沿基管的轴向设置了多排过滤芯,减少了单个过滤芯的长度,这样,一方面便于在现场制作安装和维修过滤芯,另一方面,增加了过滤芯的受力稳定性和承压能力,保证了过滤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爱民,未经陈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7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风循环凝胶炉
- 下一篇:采用等离子体炬加热技术的煤气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