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481.8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段海金;张芳;郭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代转嫚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状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吊装直径较大且要求吊装绳索不得接触产品的四点起吊吊具。
背景技术
被吊物为直径较大的圆柱体,垂直停放,需要采用四点起吊方式垂直吊装,吊点在圆柱体中下部,吊装时要求吊具的四根吊索不得与被吊物体接触,即吊装时吊索呈垂拉状态,为此,吊具需要设计一个有四个吊索连接点的吊梁结构。
由于被吊物直径大,该吊梁结构工作状态的尺寸较大,在非工作状态时不便于运输和贮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转换状态的吊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其在工作时可提供较大的吊装直径,同时在非工作时可转换状态,减小尺寸,便于运输和贮存。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包括两根直梁,每根直梁上至少对称设置有一对吊索连接点,所述两根直梁上下叠放且二者的中心部位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上、下两根直梁上分别设有上、下定位板,所述上、下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当上、下两根直梁绕转轴旋转至设定夹角时,上、下定位板上的相应定位孔重合,配合螺栓穿过定位孔可将两定位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其中所述上定位板水平固定在上直梁侧面的底部,所述下定位板水平固定在下直梁侧面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其中所述上定位板与上直梁侧面之间、下定位板与下直梁侧面之间还分别连接有加强竖板。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其中所述上、下直梁的每一侧面上分别设置两块上、下定位板,所述上、下定位板位于上、下直梁的中部分设在转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其中还包括两个吊耳,所述两吊耳可拆卸连接在下直梁中部分设在转轴两侧。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其中所述上、下直梁的中部宽两端窄。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其中所述上、下直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四对吊索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设置两根直梁上下叠放并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使其两者间夹角可转动调节,同时在上、下两根直梁上分别设置上、下定位板,上、下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使用时,将上、下两根直梁中的一根或两根绕转轴旋转到设定夹角如90°(也可是其他角度,多个定位孔对应不同的角度定位),上、下定位板上的相应定位孔重合,配合螺栓穿过定位孔便将两定位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使上、下两根直梁保持固定角度进行吊装,不使用时,拆除定位孔间的螺栓,将上、下两根直梁中的一根或两根绕转轴旋转成上、下重合的“一”字型,这样大大减小运输贮存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转换状态的吊具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转换状态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可转换状态的吊具包括两根直梁10、20,每根直梁上对称设置有四对吊索连接点30,结合图可以看到,两根直梁10、20上下叠放,二者的中心部位通过转轴40铰接在一起,还包括两个吊耳60,两吊耳60通过螺栓连接在下直梁20中部分设在转轴40两侧。
上、下两根直梁10、20上分别设有上、下定位板11、21,其中上定位板11水平固定在上直梁10侧面的底部,下定位板21水平固定在下直梁20侧面的顶部,上、下直梁10、20的每一侧面上分别设置两块上、下定位板11、21,位于上、下直梁10、20的中部分设在转轴40的两侧,上、下定位板11、21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
使用时,将上、下两根直梁10、20中的一根或两根绕转轴40旋转至设定夹角,本实施方式设定夹角为90°直角,即上、下直梁呈“十”字梁,上、下定位板11、21上的相应定位孔重合,配合螺栓穿过定位孔将两定位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使上、下直梁保持固定90°角进行吊装作业。
吊装完成后,不使用时,将定位孔上的螺栓拆除,吊耳与下直梁间的螺栓拆除,将吊耳取走,将上、下两根直梁中的一根或两根绕转轴旋转成上、下重合的“一”字型。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上定位板11与上直梁10侧面之间、下定位板21与下直梁20侧面之间分别设置加强竖板50进行连接,使得定位板与直梁之间的坚固度提高。
设置上、下直梁10、20的中部宽两端窄,加强承受弯矩大的中间的刚度,而对于承受弯矩小的两端采用较少材料,即保证了刚度需求,又能减轻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叉车的起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山盲井提升系统罐笼车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