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准定心夹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5760.2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9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利东 |
主分类号: | B23B31/20 | 分类号: | B23B3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启荣;莫瑶江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定心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中夹持工件用的夹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定心夹紧装置有:三爪卡盘、四爪单动卡盘、六爪卡盘和弹性套筒夹头等。三爪卡盘、六爪卡盘和弹性套筒夹头定心精度都比较低。四爪单动卡盘虽然定心精度可以达到很高,但是调整起来繁琐,浪费大量时间。
如图15所示,弹性套筒夹头装置由夹头座7和弹性套筒8构成。弹性套筒8的一端被分为若干夹紧瓣81,在夹紧瓣81的外侧设成有楔合斜面82;弹性套筒8的另一端为圆筒,在圆筒的端部带有用于连接传动杆的内螺纹。夹头座7上形成有用于容纳弹性套筒8的装配孔71,在装配孔71的孔口上也制有另外的楔合斜面72。使用时,将外径稍小于弹性套筒8内径的圆柱状工件放入到弹性套筒8内,然后传动杆向图1所示位置的左向拉动弹性套筒8,则由于弹性套筒8与装配孔71两者的楔合斜面互相作用而迫使夹紧瓣81向弹性套筒8中心收拢,于是实现对圆柱状工件的定心夹紧。
但是,由于弹性套筒的外径与装配孔的内径之间,以及弹性套筒的内径与工件的外径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间隙,而且夹紧瓣对于工件只是单点夹紧,于是在受到切削外力时,工件的非夹紧瓣施力端很容易利用弹性套筒内径与工件外径之间的间隙摆动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为降低加工时工件的摆动幅度,要求弹性套筒的内径与工件的外径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现时采用的办法是:夹持不同规格的工件就更换相应的弹性套筒。不过弹性套筒的拆装工作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对生产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夹持精度的夹头装置,并且这样的装置具有适应性广、更替方便等特点。
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高精准定心夹头,包括夹头座和弹性套筒;在夹头座上设有装配孔;弹性套筒的一端被分为若干夹紧瓣,在夹紧瓣的外侧设成有第一楔合斜面;特别地,在装配孔的内部设有孔肩;弹性套筒处在装配孔之中并穿入所述孔肩;在装配孔与弹性套筒之间还设有涨紧衬套和涨紧套;涨紧衬套和涨紧套依次设置在孔肩与第一楔合斜面之间;涨紧套的一端设有第二楔合斜面,涨紧套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楔合斜面;涨紧衬套上设有第四楔合斜面;所述第一楔合斜面与第二楔合斜面配合工作;所述第三楔合斜面与第四楔合斜面配合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可以在弹性套筒的非夹紧瓣所在端的内部设置用于连接传动杆的内螺纹。在传动杆将弹性套筒拉入夹头座的装配孔的时候也会同时带动涨紧套往孔肩方向运动,此时第一楔合斜面将与第二楔合斜面配合工作而收拢夹紧瓣,同时,第三楔合斜面也将与第四楔合斜面配合工作而收拢夹紧瓣。于是传动杆的拉紧力将转变为对夹紧瓣的两个收拢力,在这样的两个收拢力的作用下,夹紧瓣对于工件是双点夹紧,工件不再受到弹性套筒内径与工件外径之间间隙的影响,在受到切削外力时工件的摆动也会降至最低,因此可有效提升工件的加工精度。
应当说明的是,作为等同的技术,所述涨紧衬套可以在孔肩上一体制成。
由于弹性套筒是与传动杆连接在一起的,当待加工的工件的外径与弹性套筒的内径相差较大时,则可能超出夹紧瓣的弹性形变范围。因此弹性套筒的内径与工件的外径之间的差值应当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然而弹性套筒与传动杆之间的拆装通常并不会很便利。
因此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弹性套筒内还装有减径套;所述减径套为圆筒状,在减径套的一端制有若干纵向的减弱通槽;在减径套的另一端也制有若干纵向的减弱通槽;在减径套上还设有限位凸肩。由于减弱通槽能使得减径套易于变形,因此减径套在弹性套筒的夹紧瓣的作用下可对工件进行收拢式夹紧。将减径套插入到弹性套筒中,减径套的外径与弹性套筒的内径之间可制成是间隙配合,而减径套的内径则可以根据待加工的工件的外径而制成不同的尺寸。当需要加工不同规格的工件时,只需要通过人工插拔更换对应的减径套即可。由于减径套与弹性套筒的分离工作远简单于弹性套筒与传动杆的分离工作,因此这样的设计可有效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限位凸肩的作用是限定减径套与弹性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减径套两端的减弱通槽最好在减径套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当减径套的壁厚较厚时,即使减径套两端制有减弱通槽,此时的减径套的刚性可能仍然较强,以致会消耗较大的收拢夹紧力。为避免此种情况,所述减径套的两端最好形成有薄壁部;从一端开始的减弱通槽延伸至另外一端上的薄壁部。这样可保证即使减径套的壁厚较厚,减径套仍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定心精度高、夹持稳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夹头座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利东,未经刘利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5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型材加工先进数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炉烟囱余热熔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