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440.1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恒;陆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2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车间 温湿度 自动 循环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车间机械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纺织厂中,温湿度极大的影响着纺纱车间的正常生产,生产实践证明,温湿度调节不当或不稳定,将会引起棉卷、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从而影响成纱质量并增加纱线断头,总而言之,纺纱车间的温湿度与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控制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目前,最为常见的温湿度调节方法有:空调控制系统和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而对于大型的纺纱车间来说,空调控制系统成本较高,安装工程也较为复杂,不能大批量应用,目前在纺织厂中最为常见的是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它包括上风道、下风道和自动调节风机房,所述上风道、下风道和自动调节风机房形成有回路,所述上风道和下风道上分别设置有出风口和入风口,所述自动调节风机房中安装有马达,可通过马达产生的负压把车间里机器产生的热量通过下风道的入风口吸收到自动调节风机房,将其处理成车间需要的温湿度空气,再通过上风道的出风口送入车间内,循环往复,最终把车间的温湿度调节成适合生产的温湿度。然而,纺纱车间内的飞花飞毛非常多,在自动调节风机房通过下风道的入风口吸收回风过程中,由于入风口的挡盖不能挡住飞花飞毛的进入,进而使大量的飞花飞毛通过下风道进入自动调节风机房,粘在过滤网上,一方面对车间温湿度的调节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得耗电量增加;另一方面处理过滤网上的飞花飞毛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和时间,且处理后,在使用较短的时间后又需要清理,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小耗电量,省时又省力,且可自动调节纺纱车间的温湿度的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它包括上风道、下风道和自动调节风机房,所述上风道、下风道和自动调节风机房形成有回路,它还包括至少一个回风箱,所述上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下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入风口,所述回风箱设置于入风口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回风箱包括箱顶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和箱底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平行且均设置有百叶窗结构,所述箱底部设置有过滤网结构,可大大地减少飞花飞毛进入入风口,保持自动调节风机房的清洁。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上均设置有平开门结构,便于清洁和维修。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百叶窗结构每两个叶片之间的间距为10~20厘米,也可以对飞花飞毛起一部分的阻挡作用。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过滤网结构的目数为20,更好地阻挡飞花飞毛进入入风口,也不会阻碍空气流动。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包括空三个回风箱,所述上风道上设置有三个出风口,所述下风道上设置有三个入风口,更好地对纺纱车间的温湿度进行调节,效率更高。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包括空四个回风箱,所述上风道上设置有四个出风口,所述下风道上设置有四个入风口,更好地对纺纱车间的温湿度进行调节,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自动调节风机房中安装有马达,可通过马达产生的负压把车间里机器产生的热量通过下风道的入风口吸收到自动调节风机房,将其处理成车间需要的温湿度空气,再通过上风道的出风口送入车间内,循环往复,最终把车间的温湿度调节成适合生产的温湿度,在下风道的入风口设置有至少一个回风箱,便可以阻挡从纺纱车间被吸入入风口的飞花飞毛,避免大量的飞花飞毛通过下风道进入自动调节风机房,粘在过滤网上,对车间温湿度的调节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得耗电量减小;另一方面无需耗费相当大的人力和时间处理过滤网上的飞花飞毛,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纱车间温湿度自动循环调节系统的回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风道,2、下风道,3、自动调节风机房,4、回风箱,5、出风口,6、箱顶部,7、第一侧壁,8、第三侧壁,9、箱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冰蓄冷作为双冷源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