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916.3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生;曹天民;姜义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19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离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由此而产生的高氨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之一;据报道,2001年我国海域发生赤潮高达77次,氨氮是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高浓度氨氮废水造成的污染。因此,经济有效的控制高浓度污染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国内有很多排污单位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废水处理方案,花费了巨大的投入,氨氮废水处理后却不能达标;或是废水处理设施建成后运行费用过高,导致造价昂贵的氨氮污水处理设备成为了摆设,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常见的高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弱点:
1. 无论是“蒸氨(汽提)或吹脱+A/O或吹脱+化学沉淀”,都离不开高投资、高运行成本的预处理工艺。“蒸氨”一次性投资太大,“吹脱”动力消耗太大,而且存在二次污染。
2. 续接A/O法时不仅投资高,而且占地面积大,对预处理出水的要求苛刻(如NH3-N必须小于300mg/l,汽提或吹脱法对超过5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于是只能用成倍的清水稀释)。
3. 续接化学沉淀法虽然投资和占地面积都比A/O法小,但它药剂的消耗量太大,N:P:Mg之比都在1:1.1-1.2,处理药剂成本太高,而且出水也不可能达到国家一级或二级排放标准,沉淀物处理又成为难题。
因此,急切需要研究制造出一种能源消耗小、易操作、可回收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再利用,无二次污染的氨氮分离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实现了氨氮的氮与稀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分离、回收及氨氮废水的净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所述装置由氨氮废水区和稀硫酸吸收区交替排列构成,氨氮废水区内设有氨氮废水腔6,稀硫酸吸收区内设有稀硫酸吸收腔3,稀硫酸吸收腔3和氨氮废水腔6之间设有导流网4和高密度复合膜5,氨氮废水腔6两侧设置高密度复合膜5,稀硫酸吸收腔3两侧设置导流网4,交替排列的氨氮废水腔6和稀硫酸吸收腔3两端通过两个长螺栓7固定,两个长螺栓7端部通过端板1和密封垫2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流网4采用导流布代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板1、密封垫2、稀硫酸吸收腔3、导流网(布)4、高密度复合膜5和氨氮废水腔6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中任一种,具体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密度复合膜5为亲气疏水膜,具有“透气不透水”特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稀硫酸吸收腔3的宽度为200mm~1000mm,高度为200mm~1000mm,厚度为100mm~300mm,稀硫酸吸收腔3内稀硫酸液从左下角流向右上角(或右下角流向左上角);而氨氮废水进水通道、氨氮废水出水通道与稀硫酸吸收腔3内部隔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氨氮废水腔6的宽度为200mm~1000mm,高度为200mm~1000mm,厚度为100mm~300mm,氨氮废水腔6内氨氮废水右下角流向左上角(或从左下角流向右上角);而稀硫酸进水通道、稀硫酸出水通道与氨氮废水腔6内部隔断。
本实用新型中,氨氮废水腔6与稀硫酸吸收腔3间(沿氨氮废水腔6至稀硫酸吸收腔3方向)依次设有高密度复合膜5和导流网(布)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氨氮废水通过氨氮废水通道,进入氨氮废水腔内,在氨氮废水腔内,在氨氮废水温度T>20℃,PH>9时,并且氨氮废水腔内的压力大于硫酸吸收格的压力,同时保持一定的压力差的条件下,氨氮废水中的游离氨NH4+,就变为氨分子NH3,并经氨氮废水液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压差的作用下,穿越高密度复合膜膜孔,进入稀硫酸吸收腔,迅速与稀硫酸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铵盐。排出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实现了废水中氨氮的氮与稀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排出本分离、回收及氨氮废水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的结构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氨氮分离回收膜装置工作原理图示。
图中标号:1端板,2密封垫,3稀硫酸吸收腔,4导流网,5高密度复合膜,6氨氮废水腔,7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峰渡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硝基氮降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饲料添加剂及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