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缩电缆附件内衬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114.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郭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耐特高压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地址: | 2142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缩 电缆附件 内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缩电缆附件扩张用内衬管。
背景技术
冷缩产品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安装简单方便且定位准确,所以应用广泛。但是,现有市售冷缩电缆附件产品中,其扩张衬管均由衬条一圈一圈地螺旋绕制而成,将其套入扩张后的橡胶产品内进行保存。但是,随着扩张后贮存时间的加长,无一例外地有一个缺陷:由于衬管为螺旋绕制而成,相邻螺旋圈之间存在空隙,导致在橡胶主体内部,从上到下,贯穿着一条螺旋状、安装以后也难以或者永远无法平复的凸痕。这个凸痕对电气性能的影响,是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而越来越大,常规的冷缩衬管条,对于8.7/15kV及以下电缆附件的产品,甚至可以忽略,对于18/20kV~38/66kV电缆附件的产品的影响,都还不甚显著,但是,对于64/110kV及以上电缆附件的产品的影响却是十分明显的,这个螺旋状的凸痕,会引起电缆附件局部放电、内部爬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市售64/110kV及以上电缆附件,只有少数厂商采用冷缩扩张进行安装且事故频频。
再者,在冷缩电缆附件的橡胶件扩张时,其内壁一般涂有一层硅油或其它润滑物,在扩张后至安装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极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无法清洁,严重影响冷缩产品电缆附件产品质量。
上述技术问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产生螺旋凸痕、并防止造成二次污染的冷缩电缆附件扩张用内衬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关键在于:在现有技术的螺旋衬管上增套有一层柔性衬套,通过柔性衬套的柔性和其具有的一定的撕裂强度,有效的填补现有技术衬管上螺旋圈之间的间隙,防止其螺旋凸痕的产生,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缩电缆附件内衬管,包括衬于扩张的冷缩电缆附件的橡胶件内螺旋状绕制而成的支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管体上增套有一层柔性衬套,所述柔性衬套一端部直径小于支撑管管体外径,其余直径大于支撑管管体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衬套上还设置有一抽条,所述抽条设置于柔性衬套末尾露于扩张的冷缩电缆附件的橡胶件外。通过此种设置在进行安装作业时,冷缩电缆附件的橡胶件套于电缆上,在稍先抽离螺旋状衬管时,稍后或同时抽离柔性衬套,并可在抽离的同时有效的保持内壁上的硅油或润滑物的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衬套长度大于2倍支撑管长度并反折后收于支撑管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衬套为工程塑料套或布套。柔性衬套的厚度一般小于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柔性衬套有效消除在扩张后的橡胶件内部出现的那一条螺旋状凸痕,达到准确定位、方便安装、减小或消除第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了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衬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冷缩电缆附件内衬管,包括衬于扩张的冷缩电缆附件的橡胶件001内螺旋状绕制而成的支撑管002,所述支撑管002管体上增套有一层柔性衬套003,所述柔性衬套003一端部直径小于支撑管002管体外径,其余直径大于支撑管002管体外径。所述柔性衬套003上还设置有一抽条031,所述抽条031设置于柔性衬套003末尾露于扩张的冷缩电缆附件的橡胶件001外。所述柔性衬套003为工程塑料套或布套。
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所述柔性衬套03长度大于2倍支撑管002长度并反折后收于支撑管002孔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本专利描述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耐特高压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耐特高压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谷氨酰胺转胺酶比酶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阀片的表面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