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车体轮廓度升降检测量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030.5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火巧英;孟宪伟;宋雷雷;周成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车体 轮廓 升降 检测 量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车体轮廓度升降检测量具,该量具用于轨道车辆车体组焊现场工艺施工结果的检测,属于轨道车辆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车体组焊接时,为保证车体的形状尺寸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防止因焊接后车体变形导致尺寸超差,需要施工中对轨道车辆车体轮廓度进行检测。目前常采用手工测量,至少需要2人用水平尺对车体侧墙进行检测,这种手工测量费时费力,并且通过水平尺测量出的轮廓度数据不准确,重复性差,效率低,同时不能保证车体的形状和尺寸,从而导致后续车载部件组装工艺很难实施,造成轨道车辆产品的不同一性。结合以上原因,且为方便、准确、快捷地测量出车体两侧轮廓度,设计了本检测量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测量,至少需要2人用水平尺对车体侧墙进行检测,这种手工测量费时费力,并且通过水平尺测量出的轮廓度数据不准确,重复性差,效率低,同时不能保证车体的形状和尺寸,从而导致后续车载部件组装工艺很难实施,造成轨道车辆产品的不同一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测量精度高、误差小的车体轮廓度检测量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车体轮廓度升降检测量具,包括车体0和测量支架4,所述测量支架4分为上端的A部分和下端的B部分;其中A部分设有滑轮3和构架1,B部分设有线把(5)、刻度尺支架6和刻度尺8;其中构架1上留有穿线孔9,垂线2的一端拴在线把5上,另一端绕过滑轮3,再通过穿线孔9与线垂7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刻度尺8端面设计成与车体0侧面相匹配的弧度,使其与车体0侧面紧贴。
进一步,所述的构架1的形状与车体0的雨檐形状相匹配。
当构架1卡在车体雨檐部分时,刻度尺8与侧墙紧贴,吊有线垂7的垂线2通过穿线孔2搭在滑轮3上,多余的垂线2固定在线把5上。通过调节垂线2的长度,使线垂7吊于刻度尺下方,此时便能在刻度尺上读出准确的车体轮廓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测量工具的结构完整性由测量支架保证,摇动线把,垂线通过滑轮传动,线垂在重力作用下垂线在刻度尺上自动读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检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误差小。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车体轮廓度的检测工作,提高工效,节约时间和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B部分示意图;
图中:0.车体, 1. 构架,2. 垂线,3. 滑轮,4. 测量支架,5. 线把,6. 刻度尺支架, 7. 线垂, 8. 刻度尺, 9. 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车体轮廓度升降检测量具,包括车体0和测量支架4,所述测量支架4分为上端的A部分和下端的B部分;其中A部分设有滑轮3和构架1,B部分设有线把(5)、刻度尺支架6和刻度尺8;其中构架1上留有穿线孔9,垂线2的一端拴在线把5上,另一端绕过滑轮3,再通过穿线孔9与线垂7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刻度尺8端面设计成与车体0侧面相匹配的弧度,使其与车体0侧面紧贴。
进一步,所述的构架1为雨沿形状,并与车体0匹配。
测量时,构架1和车体0在雨檐结构上要紧密配合,刻度尺支架6、构架1分别和支架4焊接在一起,滑轮3安装在测量支架4上。当构架1卡在车体0雨檐部分时,刻度尺8与车体0侧墙紧贴,吊有线垂7的垂线2通过穿线孔9搭在滑轮3上,多余的垂线2固定在线把5上。当调整线垂7的高度时,摇动线把5上的垂线2带动着线垂7竖直方向上升降,使线垂7低于刻度尺8方便读取数据。检测时,当达到一定轮廓度时,垂线2在刻度尺8上停留,可方便快捷的读取车体轮廓度数值。检测车体0两侧,可得到统一车体的轮廓度。通过现场验证,使用该量具能简便、快捷、准确的测得车体轮廓度,简化了测量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
- 下一篇:风窗下横梁加强板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