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右旋单桨船的预旋三角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4515.3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勇;王刚毅;程宣恺;陆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3H1/28 | 分类号: | B63H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右旋 单桨船 三角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右旋单桨船的船体节能设备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右旋单桨船的预旋三角导管。
背景技术
在右旋单桨船的使用过程中,国内外的研究已经意识到通过改变螺旋桨进流方向可以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目前采用的节能装置有预旋鳍、预旋鳍加全导管以及Mewis Duct等,但现有装置存在螺旋浆推进效率低以及伴流不够均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右旋单桨船的预旋三角导管,不仅减少螺旋桨尾流场中因旋转损失的能量,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而且还能够均匀伴流,使螺旋桨工作更平稳,降低螺旋桨激振力,降低船体振动风险,使得附体结构稳固,容易克服强度、疲劳振动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右旋单桨船的预旋三角导管,设于船尾的螺旋桨以及船体之间,
所述预旋三角导管呈扇形结构,从螺旋桨后侧看,螺旋桨桨毂纵向中心线左侧从上到下设有第二叶子、第一叶子,右侧设有第三叶子,所述第一叶子、第二叶子以及第三叶子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叶子的叶根、第二叶子的叶根以及第三叶子的叶根分别与螺旋桨轴套外侧固定连接;导板的叶背分别与第一叶子的叶梢、第二叶子的叶梢以及第三叶子的叶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叶子的剖面、第二叶子的剖面、第三叶子的剖面以及导板的剖面均为机翼型剖面;
所述第一叶子的导边、第二叶子的导边、第三叶子的导边以及导板的导边均与船体侧的相对;第一叶子的随边、第二叶子的随边、第三叶子的随边以及导板的导边均与螺旋桨侧相对;
所述第一叶子的叶面朝下,叶背朝上;
所述第三叶子的叶面朝上,叶背朝下;
所述第二叶子的叶面与第一叶子的叶背相对,第二叶子的叶背与第三叶子的页面相对;
其中,第一叶子与螺旋桨桨毂纵向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为70°-75°,第二叶子与螺旋桨桨毂纵向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为25°-30°,第三叶子与螺旋桨桨毂纵向中心线的夹角范围为70°-75°。
从叶根往叶梢的方向看,所述第一叶子的叶面在螺旋桨轴套上的投影与螺旋桨轴套的轴线的夹角为第一叶子的叶面沿轴线逆时针旋转12°-17°;所述第二叶子的叶面在螺旋桨轴套上的投影与螺旋桨轴套的轴线的夹角为第二叶子的叶面沿轴线逆时针旋转10°-15°;所述第三叶子的叶面在螺旋桨轴套上的投影与螺旋桨轴套的轴线的夹角为第三叶子的叶面沿轴线逆时针旋转14°-18°。
所述第一叶子的厚度比、第二叶子的厚度比以及第三叶子的厚度比均为10。
所述导管的厚度比为7。
所述第三片叶子的长度为螺旋桨半径的90%-105%。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右旋单桨船的预旋三角导管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预旋鳍相比:其一,结构上更稳固,容易克服强度、疲劳振动等问题;其二,同等情况下,可以使用厚度比更小的剖面,附加阻力更小,预旋效果更好;其三,增加了上部部分导管的整流作用,对增加螺旋桨盘面的来流有好处,利于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与预旋鳍加全导管相比,避免了对底部良好进流场的无畏干扰,减少节能附体的湿表面积,因为现在的船体线型都经过了充分优化,伴流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Mewis Duct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预旋三角导管与螺旋桨轴线同心,有利于加工和定位。
总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桨前预旋原理和加速螺旋桨上部进流,使螺旋桨盘面进流更加均匀的船体节能设备,重点在于降低螺旋桨尾流场因旋转而损失的能量,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及减少因尾部流动分离而附加的形状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船体的船尾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从A向看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右旋单桨船的预旋三角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叶子与导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片叶子以及导管的机翼型剖面定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根据CFD计算的或者船模试验测量的船体伴流特点和螺旋桨旋转方向等特征,实用新型一种装于中低速船船尾的桨前完全非对称布置的预旋三角导管,以提高推进效率,均匀伴流,降低船体振动风险。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右旋单桨船的预旋三角导管,设于船尾的螺旋桨20以及船体21之间,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4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糯米粉包装拍实机
- 下一篇:一种海洋工程分段建造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