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向喂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317.1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1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方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州市恒利来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C21C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616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冶金用带有导向定位管的导向喂丝机构。
背景技术:
喂丝技术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炉外精炼工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炼钢工业,它是通过喂丝机向钢包内喂入用铁皮包裹的脱氧剂、脱硫剂或直接喂入铝线、碳线等,对钢水进行深脱硫、钙处理以及微调钢中碳和铝等元素含量的工艺方法。随着喂丝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现在逐步应用于铸造领域,尤适于球墨铸铁、蠕墨铸铁等。其设备主要由放线机构、喂丝主机、导管、包盖四大部分组成,它操作简便易行,适应性强。
现有喂丝机一般向熔池喂入的芯线为简单的单流垂直丝,芯线喂入时受到高温、金属液浮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喂入的芯线很容易弯曲变形而转向金属液上半部分,甚至浮出金属液表面,因此常出现喂入的芯线在金属液表层附近发生反应,导致喂丝效果很差,以球化处理为例易造成镁吸收率较低,包内中下部铁液球化不良,且易造成空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喂丝机构,它是在喂丝机下方包盖中心处固定导向定位管,导向定位管深入浇包中下部,芯线经放线机构、喂丝主机、导管、包盖中心处的导向定位管进入浇包时,由于导向定位管的束缚作用而不能弯曲变形,芯线便顺利导入高温金属液中下部,防止了芯线因弯曲变形而转向金属液上半部分,甚至浮出金属液表面,保证芯线在金属液中下部熔化反应,芯线的吸收率得到明显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向喂丝机构,包括放线机构、喂丝机、导管、芯线、包盖及浇包,放线机构及喂丝机设置在平台上,芯线盘绕在放线机构上,芯线的一端经过喂丝机、导管及包盖进入浇包,其中:所述的包盖上固定有导向定位管,导向定位管下部设置在浇包内的金属液中,芯线的下端从导向定位管的下端穿过。
进一步,所述的导向定位管的下端设置在浇包的中下部。
进一步,所述的导向定位管固定在包盖的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喂丝机下方包盖中心处固定导向定位管,导向定位管深入浇包中下部,芯线经放线机构、喂丝机、导管、包盖中心处的导向定位管进入浇包时,由于导向定位管的束缚作用而不能弯曲变形,芯线便顺利导入高温金属液中下部,防止了芯线因弯曲变形而转向金属液上半部分,甚至浮出金属液表面,保证芯线在金属液中下部熔化反应,芯线的吸收率得到明显提高。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芯线的吸收率,保证喂丝效果,从而保证冶金品质,同时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生产工作环境,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导向喂丝机构,包括放线机构1、喂丝机2、导管3、芯线4、包盖5及浇包6,放线机构1及喂丝机2设置在平台8上,芯线4盘绕在放线机构1上,芯线4的一端经过喂丝机2、导管3及包盖5进入浇包6,所述的包盖5的中心处固定有导向定位管7,导向定位管7下部设置在浇包6内的金属液的中下部,芯线4的下端从导向定位管7的下端穿过。
使用时,导向定位管7束缚住芯线4,从而防止芯线4产生弯曲变形,防止了芯线4因弯曲变形而转向金属液上半部分,甚至浮出金属液表面,使芯线4顺利导入高温金属液中下部。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州市恒利来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禹州市恒利来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锉刀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体成型用型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