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活塞气密性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9675.2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亮;尹志荣;尹志忠;何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煤炭地质机械研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活塞 气密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活塞气密性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活塞是发动机中工作强度最大的心脏零件之一,工作时在燃气作用下活塞在缸套内往复运动,经连杆带动曲轴运动提供动力。活塞泄漏会使气体外泄至冷却腔,减小燃烧室压强,从而降低内燃机功率。气体进入冷却油腔会将油带出冷却腔污染缸体。另外一种可能是冷却腔内油经泄漏通路进入燃烧室,影响排放指标,泄漏量过大会使气缸盖脱落造成灾难性后果。通常活塞试压需根据活塞型号指定专用压板和密封圈,采用螺栓固定,耗费工装较多,操作繁琐,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检测活塞气密性的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套工装可以检测大多数活塞气密性,有效节约了工装耗费,并且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检测活塞气密性的试验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设置有盖板,并且所述气缸固定于气缸架顶部,所述气缸架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气阀、三通、气压表阀门、充压阀门依次连接,所述三通通过第一软管与气缸连接,所述充压阀门通过第二软管与盖板连接,所述盖板表面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气压表阀门与充压阀门之间设置有气压调节阀和气压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表面设置有定位销,并且上方设置有油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管上设置有气缸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软管贯穿盖板与密封垫,并固定于气缸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可以检测大多数活塞气密性,采用气缸盖板密封系统,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劳动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检测活塞气密性的试验装置,空气压缩机1作为整体动力源,并与气阀3、三通4、气压表阀门5、充压阀门8依次连接,气压表阀门5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7和气压表6,用于观察气压数值和调整气压,三通4通过第一软管10与气缸11连接,第一软管10上设置有气缸开关9,用来开启和关闭气缸11,气缸11倒置安装在气缸架13的顶部,气缸11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盖板12,盖板12表面固定有密封垫16,充压阀门8与第二软管2一端连接,第二软管2另一端贯穿盖板12和密封垫16,使得在检测活塞时,盖板12与活塞之间的密封空间中能充气。气缸架13底部设置有底板15,底板15表面设置有定位销17,用来定位活塞,底板15上方还设置有油池14,在固定好活塞后注入煤油。气阀3、气压表阀门5、充压阀门8和气缸开关9均具有保护和方便操作的功能,在空气压缩机1启动时,能有效阻断气体,不让气缸11突然动作,也有利于调节压强,减小的操作难度,也可随时调整。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活塞头部朝下放置在底板15上,并由定位销17定位并固定。
第二步,将适量煤油放入油池14内,没过活塞需要检测的高度。
第三步,打开空气压缩机1。
第四步,打开气阀3,关闭气压表阀门5。
第五步,打开气缸开关9。此时,空气压缩机1将压缩空气依次经过气阀3、三通4、第一软管10和气缸开关9进入气缸11,将盖板12和密封垫16盖在活塞上。
第六步,调节气压调节阀7,至气压表6显示为检测活塞气密性试验需要的压强。
第七步,把气压调节阀7调至压力最小位置再缓慢打开气压表阀门5。
第八步,打开充压阀门8,此时空气压缩机1将压缩空气依次经过气阀3、三通4、气压表阀门5、气压表6、充压阀门8、第二软管2进入活塞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煤炭地质机械研制中心,未经江苏煤炭地质机械研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9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U湿法线凝固槽
- 下一篇:一种透射式烟度计的光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