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吸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8096.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涛;刘瀚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韩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吸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与鼻导管或面罩连接的智能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有些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氧疗是其治疗常用的方法,但氧浓度过高也会带来早产儿视网膜病、肺损伤、脱氮性吸收肺不张等氧中毒副作用。目前,新生儿吸氧大多还用纯氧直接给予氧疗,对于那些肺部发育不成熟的婴儿,被置于100%氧气罩中,可以很好的生存,但是当患儿从100%的纯氧环境中脱离后,吸入21%氧气往往会出现问题:血液供应增加,婴儿脑部血流增加,可引起大脑内部和眼睛视网膜出血,导致脑损伤和失明,而且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长时间吸入100%纯氧,易造成氧中毒。临床资料证实,长时间暴露于60%的氧环境可带来新生儿肺损伤,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早产儿视网膜病,近年来,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屡见报道。给新生儿治疗时,输氧浓度低,达不到治疗效果;浓度高又会造成氧中毒,而且现有的婴儿吸氧装置中婴儿吸入的氧气其温度都较低,吸氧时带走了婴儿的部分热量,增加了吸氧量,也不利于改善缺氧;另外对婴儿吸入的氧气状态缺乏有效集中的监控,常导致婴儿吸入氧气的浓度、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监控氧气状态的智能吸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吸氧装置,包括气源接头、流量计、软管、氧气浓度监测仪、加温湿化罐、吸气管以及吸氧动态显示仪,所述流量计的进气口与气源接头连接 ,流量计的出气口经软管与加温湿化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软管上有氧气浓度监测仪,所述加温湿化罐的出气口连接吸气管,所述加温湿化罐下部外套有加热装置,所述加温湿化罐的出气口上有湿度传感器,流量计、氧气浓度监测仪、加热装置及湿度传感器分别与吸氧动态显示仪电连接。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还包括鼻导管,所述吸气管与鼻导管连接。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还包括吸氧面罩,所述吸气管与吸氧面罩连接。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所述加温湿化罐的进气口位于液面以下,其出气口位于液面以上。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以及安装在加热器下方并带有电源线的恒温控制器,恒温控制器中包含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将加热温度信息传递给吸氧动态显示仪。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所述流量计为数字式流量计,包含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可将检测到的氧气流量通过数字信号发送给吸氧动态显示仪。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加温湿化罐出来的氧气湿度。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所述吸氧动态显示仪包括壳体、显示面板、安装在壳体内的控制电路和报警装置。通过吸氧动态显示仪可实时监控流量计的氧气流量,氧气浓度监测仪的氧气浓度,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及从加温湿化罐出来的氧气湿度信息。
上述智能吸氧装置中,所述流量计、加温湿化罐、氧气浓度监测仪及吸氧动态显示仪通过系统整合为一体,使整个智能吸氧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利用流量计控制通入的混合氧气的流量,达到精确控制,利用加温湿化罐对通入的混合氧气加湿加温,提高婴儿对氧气的利用率。流量计、氧气浓度监测仪、加热器、湿度传感器可将相关监测信息传递给吸氧动态显示仪,通过吸氧动态显示仪可及时掌握吸氧装置中混合氧气的流量、浓度、温度和湿度信息,如果流量、浓度、温度和湿度指标超过吸氧动态显示仪设定的标准值,吸氧动态显示仪中报警装置会及时报警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整套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既能精确监控氧气的流量、浓度,又能对氧气加热、加湿;同时通过吸氧动态显示仪及传感器能实时监控吸氧装置中混合氧气的流量、浓度、温度和湿度信息,并对上述信息超过设定的标准值时,采取报警提示,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3为实施例3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中标记:1-气源接头,2-流量计,21-流量传感器,3-软管, 4-氧气浓度监测仪,5-加温湿化罐, 6-吸气管,7-吸氧动态显示仪,8-加热装置,81-加热器,82-恒温控制器,821-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鼻导管,11-吸氧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8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心血管内科吸氧管
- 下一篇:美容喷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