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6710.5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捷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0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是一种用于进样器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注射器的注射芯上密封圈都是设在注射管和注射芯之间的,这样的O型密封圈直接暴露在外面,十分容易发生磨损和老化的现象,从而容易影响其使用寿命,以至于导致注射器的密封性降低,影响其工作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O型密封圈不易生磨损和老化的注射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注射器,它包括注射芯、注射管和压紧螺套,其特征是所述的注射芯内设有台阶孔和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设在台阶孔上,注射管的上端设有端盖,注射管外设有压紧螺套,且压紧螺套与端盖相配合,注射管的下端设有注射管下垫,注射芯设在注射管内,这样O型密封圈设在注射芯内,使得O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增长,减少了更换的频率。
为了让注射芯再不影响原有效果的同时能增加O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注射芯包括注射芯轴、推进张紧圈和注射推件,注射芯轴通过推进张紧圈与注射推件连接,注射推件上设有台阶孔,推进张紧圈上设有O型密封圈,推进张紧圈是设在台阶孔内,这样设计把O型密封圈设在了注射芯内,即能在使用时不再直接与注射管接触避免由于摩擦而导致的磨损又不影响原有效果,而且还进一步改善了O型密封圈的老化现象,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更换频率。
为了注射器能有良好的密封性,端盖上设有凹槽、台阶和密封圈,密封圈设在台阶上,压紧螺套上设有凸台和螺纹孔,端盖上设有的凹槽与上压紧螺套上设有的凸台相配合,压紧螺套上设有的螺纹孔与注射管下垫通过螺纹配合,且注射管下垫上设有定位槽,注射管设在注射管下垫的定位槽上,端盖上设有的凹槽、台阶和密封圈与压紧螺套上设有的凸台和螺纹孔,这些设计确保注射器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由于端盖上凹槽和压紧螺套上凸台的配合,防止了因旋转而产生的位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注射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性好,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而且由于在注是注射芯内设有台阶孔和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设在台阶孔上,所以O型密封圈不容易损坏和老化,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密封性,减少了O型密封圈的更换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射管和压紧螺套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紧螺套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端盖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盖侧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注射管下垫侧面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注射芯侧面剖视图。
图中:注射芯1、注射管2、压紧螺套3、台阶孔4、O型密封圈5、上端6、端盖7、下端8、注射管下垫9、注射芯轴10、推进张紧圈11、注射推件12、凹槽13、台阶14、密封圈15、凸台16、螺纹孔17、定位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注射器,它包括注射芯1、注射管2和压紧螺套3,所述的注射芯1内设有台阶孔4和O型密封圈5,O型密封圈5设在台阶孔4上,注射管2的上端6设有端盖7,注射管2外设有压紧螺套3,且压紧螺套3与端盖7相配合,注射管2的下端8设有注射管下垫9,注射芯1设在注射管2内,注射芯1包括注射芯轴10、推进张紧圈11和注射推件12,注射芯轴10通过推进张紧圈11与注射推件12连接,注射推件12上设有台阶孔4,推进张紧圈11上设有O型密封圈5,推进张紧圈11是设在台阶孔4内,端盖7上设有凹槽13、台阶14和密封圈15,密封圈15设在台阶14上,压紧螺套3上设有凸台16和螺纹孔17,端盖6上设有的凹槽13与上压紧螺套3上设有的凸台16相配合,压紧螺套3上设有的螺纹孔17与注射管下垫9通过螺纹配合,且注射管下垫9上设有定位槽18,注射管2设在注射管下垫9的定位槽1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捷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捷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6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板机合模装置
- 下一篇:随动实验装置过渡过程自动记忆回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