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径夹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802.8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1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3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夹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径夹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机械加工过程中,在外圆磨床上夹头是用来固定被加工工件,并且带动工件进行旋转。夹头的选用是根据被加工工件外径的大小,在众多的夹头中找出合适的。也就是说在机加工中要配备不同规格大小的夹头,很麻烦,很零乱。如有不合适的还得重新加工一个新规格的夹头,这样生产效率低,夹头种类过多,日常管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可变径夹头,用以解决现有的机加工中要配备不同规格大小的夹头,很麻烦,很零乱,如有不合适的还得重新加工一个新规格的夹头,这样生产效率低,夹头种类过多,日常管理麻烦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可变径夹头,包括:旋转手柄、蜗杆、支承板、支承螺杆、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所述支承板两侧设有两个向上凹槽,左侧的凹槽内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叉形蜗轮臂,右侧的凹槽内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单臂蜗轮臂,中间螺纹穿设有一个支承螺杆,所述两个凹槽底部各设有一个,向支承板外部延伸的横向槽孔,所述两个横向槽孔内分别设有一个蜗杆,所述蜗杆尾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所述支承螺杆、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之间三点夹持固定有被固定工件。
作为优选所述单臂蜗轮臂为一条固定臂,叉形蜗轮臂上部分叉为两条固定臂,所述单臂蜗轮臂上具有的固定臂伸入叉形蜗轮臂上具有的两条固定臂中间。
作为优选所述蜗杆与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底部具有的蜗轮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槽孔开口处蜗杆与横向槽孔内壁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外侧设有轴承盖。
作为优选所述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与支承板的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拉伸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手柄外表面上加工有防滑滚花。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夹头,采用支承螺杆、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三点对被固定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固定更加牢靠,蜗杆与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底部具有的蜗轮螺纹配合,利用蜗杆传动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调整单臂蜗轮臂和叉形蜗轮臂张开角度的大小,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的被加工工件的直径,能够夹持更大范围的工件,方便快捷,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采用蜗轮蜗杆的传动原理,其结构自身具有自锁性能,换句话说就是只有蜗杆传动蜗轮,蜗轮是不可传动蜗杆的,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固定住工件,防止加工中工件与夹头之间出现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变径夹头,包括:旋转手柄2、蜗杆7、支承板10、支承螺杆1、单臂蜗轮臂8和叉形蜗轮臂9;所述支承板10两侧设有两个向上凹槽,左侧的凹槽内通过销钉12活动连接有叉形蜗轮臂9,所述叉形蜗轮臂9能够以销钉12为中心转动,右侧的凹槽内通过销钉12活动连接有单臂蜗轮臂8,使所述单臂蜗轮臂8能够以销钉12为中心转动,中间螺纹穿设有一个支承螺杆1,所述两个凹槽底部各设有一个,向支承板10外部延伸的横向槽孔,所述两个横向槽孔内分别设有一个蜗杆7,所述蜗杆7尾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2,所述旋转手柄2旋转能够带动蜗杆7转动,所述支承螺杆1、单臂蜗轮臂8和叉形蜗轮臂9之间三点夹持固定有被固定工件11,采用支承螺杆1、单臂蜗轮臂8和叉形蜗轮臂9三点对被固定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固定更加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数控砂轮修整器
- 下一篇:一种玻璃板机加工用定位块及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