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膜穿刺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396.5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胜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膜 穿刺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学教学模型,具体是一种用于练习胸膜穿刺术的医学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胸膜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简称胸穿,是指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一般用于:取胸腔积液进行一般性状检测、化学检测、显微镜监测和细菌学检测,明确积液的性质,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抽出胸膜腔的积液和积气,减轻液体和气体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肺组织复张,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抽吸胸膜腔的脓液,进行胸腔冲洗,治疗脓胸;胸膜腔给药,可胸腔注人抗生素或者抗癌药物。
胸膜穿刺术是每位临床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当却面临着临床练习的机会越来越少的困境。为此,市场上出现了胸膜穿刺模型,但现有的胸膜穿刺模型多是一种纯机械模型,无法在胸膜穿刺练习过程中给予练习者反馈,提供辅助练习功能。练习者无法得知自己的练习是否正确。导致练习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胸膜穿刺练习过程中给予练习者反馈,使练习者得知自己的操作方法是否得当,进而提高练习效率,提升练习效果的胸膜穿刺模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膜穿刺模型,包括仿真人体模型和设置在仿真人体模型内部的气囊和水囊,气囊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气泵,水囊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水泵。
上述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气囊还连接有第一流量传感器
作为优选,水囊还连接有第二流量传感器。
作为优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均与一个监测结果输出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气胸穿刺部位、液胸穿刺部位分别位于仿真人体模型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内。
作为优选,气囊设置在气胸穿刺部位下方,水囊设置在液胸穿刺部位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胸腔内的气压变化情况、水压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调整抽气、抽水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胸膜穿刺练习过程中给予练习者反馈,使练习者得知自己的操作方法是否得当,进而提高练习效率,提升练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原理框图;
其中:1、仿真人体模型;2、气胸穿刺部位;3、液胸穿刺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种胸膜穿刺模型,包括仿真人体模型1和设置在仿真人体模型1内部的气囊和水囊。
气胸穿刺部位2、液胸穿刺部位3分别位于仿真人体模型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所述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以人体中心作为界限区分,如图1所示,相应的,气囊设置在气胸穿刺部位2下方,水囊设置在液胸穿刺部位下方。图1中还给出了一个在仿真人体模型1上设置穿刺位置的示意图,具体的,在仿真人体模型1上画出一块气胸穿刺部位2和一块液胸穿刺部位3,在气胸穿刺部位2的下方设置有气囊,在液胸穿刺部位3的下方设置有水囊。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及本模型的使用人员来说,穿刺位置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变动。
气囊通过导管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进而连接气泵,水囊通过导管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进而连接水泵。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胸腔内的气压变化。
此外,气囊还通过导管连接有第一流量传感器,水囊还通过导管连接有第二流量传感器。另一种设置方式为,第一流量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气囊、第一压力传感器、气泵的导管上,第二流量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水囊、第二压力传感器、水泵的导管上。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胸穿操作中的液体、气体流量。
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均与一个监测结果输出装置连接。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胸腔内的气压变化情况、水压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调整抽气、抽水操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胜,未经全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髓穿刺模型
- 下一篇:一种摄影灯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