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测炉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341.2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梅忠;李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636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测炉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测炉底装置。
背景技术
精确掌握转炉炉底高度的变化数据,可以为炼钢车间管理和操作人员维护炉况提供依据,及时制定合适的维护方案,避免炉底过薄导致的漏炉事故。目前,炼钢转炉普遍采用的测炉底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转炉补炉用的大铲,通过人工抬起伸入炉内,接触到炉底位置,测量伸入部分长度,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炉内温度高,大铲杆容易高温软化变形,导致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同时由于大铲很沉,需要多人协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还有一种采用激光测距仪,但设备复杂,成本很高,除少数大型钢厂配备,一般钢厂不愿采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测炉底装置,解决了以上两种测炉底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转炉氧枪升降有编码器精确显示的有利条件,将装置固定于氧枪头部,利用一种自锁装置,通过测量测杆到枪头的长度,可以精确掌握炉底高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转炉炉底高度变化数据;适合所有钢厂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圈2、紧固螺栓3、连接杆4、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测杆6;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和钢圈2通过连接杆4电焊连接,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中装入测杆6,钢圈2上设有紧固螺栓3,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通过连接杆4、钢圈2和紧固螺栓3固定于氧枪1头部,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和测杆6自锁连接。
测杆通过自动锁紧机构,下端触碰炉底之前,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受到自动锁紧机构锁住而不会下滑,在测杆下端触到炉底后,随着氧枪继续下将,自锁装置自动松开而不会折断测杆。
本实用新型利用转炉氧枪升降有编码器精确显示的有利条件,以氧枪为载体,将本装置固定于氧枪头部,在氧枪下降过程中,装置自带的测杆触碰炉底后向上滑动,直至氧枪达到最低位,再升起氧枪,测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要下滑,受到自锁装置的限制,不能下滑,氧枪升起到最高位后,测量测杆头部距氧枪头部的长度,即可计算出炉底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转炉炼钢出钢到下一炉兑铁水的间隙进行,结构简单可靠,测量精度高,制作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炉测炉底装置工作原理图(氧枪下降)。
图2为转炉测炉底装置工作原理图(氧枪提升)。
图3为转炉测炉底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4为转炉测炉底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5为转炉测炉底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中,氧枪1、钢圈2、紧固螺栓3、连接杆4、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测杆6。
具体实施方式
在转炉炼完一炉钢,溅渣护炉结束,翻掉炉内残渣,同时清理干净氧枪上的残渣,开始安装本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圈2、紧固螺栓3、连接杆4、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测杆6;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和钢圈2通过连接杆4电焊连接,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中装入测杆6,钢圈2上设有紧固螺栓3,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通过连接杆4、钢圈2和紧固螺栓3固定于氧枪1头部,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和测杆6自锁连接。
按照图1所示,放入一根4分焊管(具体长度根据不同转炉,一般在1.5-2.0m)做为测杆6,在测杆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锁紧测杆而不会下滑。
安装好后,下降氧枪1直至最低位。在氧枪下降接近最低位时,测杆6下部先触碰到炉底(如图1),在氧枪1继续下降过程中,测杆6由于下端已经触到炉底,不再随氧枪1下降,测杆6和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连接部位自动松开,不会因为氧枪1的继续下降而折断。氧枪1下降到最低位后停止,再提升氧枪1(如图2),测杆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有下滑趋势,自动锁紧测杆机构5锁紧测杆6,从而测杆6和氧枪1一起被提升至最高位,用卷尺测量氧枪1头部至测杆6下端的长度,即可计算出炉底高度。
炉底高度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转炉开炉前测量氧枪下降到最低位,氧枪头部距炉底的高度为D0,在冶炼了一定炉次后采用本装置,按照以上方法测量,得出氧枪头部距测杆下端的长度为D,只要比较D和D0,就可准确知道炉底是上涨还是下降。D>D0,说明炉底下降;D<D0说明炉底上涨;两者差值的绝对值即是炉底下降或上涨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固件生产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风炉炉底漏气的封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