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免补土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8727.2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云;李步龙;孙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豪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免补土 胶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补土胶结构,具体是一种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加工时使用的碳纤免补土胶结构。
背景技术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运用广泛,其运用领域包括运动器材、航空航天及医疗器材。运动器材如羽毛球拍、网球拍、自行车三脚架、前后刹车、曲棍球杆、碳纤维轮圈,安全帽,冲浪板等。
由于纤维束与环氧树脂的组成特点,导致其在加热成型后产生表面不均匀、局部有凹点、外观粗糙等不良现象。目前生产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过程为:在粗胚成型后先进行第一次粗磨以除去表面溢出来的树脂,第一次研磨后进行喷涂补土操作,烘干后进行第二次细磨,并再次补土。需重复3~4次研磨、补土的操作才能得到一平整光滑的表面效果。此过程所需劳动力较多,车间工作环境恶劣,产生的废渣、废水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补土胶涂覆结构,以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品生产中替代反复研磨、补土的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免补土胶结构,包括基材材料,覆盖在所述的基材材料上的补土层,覆盖在所述的补土层上的免补土胶保护层,及覆盖在所述的免补土胶保护层外的外观修复层。
优选地,所述的补土层涂布印刷在基材材料上。
优选地,所述的免补土胶保护层涂布印刷在补土层上。
优选地,所述的外观修复层涂布印刷在免补土胶保护层上。
优选地,所述的基材材料是OPP薄膜、PET薄膜、离型纸或硅油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该碳纤免补土胶结构按照制品形状直接包裹在碳纤材料外面,放入模具中加热成型即可,成型后即可得到一外观平整光滑的制品,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及工艺,不需要进行研磨-补土的加工工序,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损耗、降低成本。
2.采用该碳纤免补土胶结构成型后能够增强制品的强度,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基材材料,2:补土层,3:免补土胶保护层,4:外观修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免补土胶结构,包括基材材料1,涂布印刷在基材材料1上的补土层2,涂布印刷在补土层2上的免补土胶保护层3,及涂布印刷在免补土胶保护层3外的外观修复层4。
基材材料1可以是OPP薄膜、PET薄膜、离型纸、硅油纸等材料,主要做载体。免补土胶保护层3为本结构的核心,其成分主要是树脂,起到补土作用。免补土胶保护层3作为补土层2的保护层,使之不被外界因素干扰破坏。外观修复层4主要起到外观修复作用,使制品表面平整光滑,其主要成分是丙烯酸树脂。
在生产碳纤产品的过程中,去除该结构的基材材料1,直接包裹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外面,放入模具中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补土层2将均匀的流动充满制品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合并固化。免补土胶保护层3受热固化,并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形成保护。外观修复层4加热后形成一光滑有光泽的薄膜。
使用以上结构,可替代反复研磨、补土的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豪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豪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8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