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7657.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俊;王桦;叶光斗;宋召碧;刘鹏清;付登强;杨华侨;杨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费尔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肖明;熊晓果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硫醚 网络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苯硫醚纤维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聚苯硫醚长丝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聚苯硫醚长丝,基本采用前纺干燥纺丝、上油、卷绕成丝筒成为半成品,经平衡、再在后纺牵伸机上,经退绕、牵伸、定型、卷绕等工序后,成为成品。成品长丝是多根单独长丝(一般20-100根、甚至更多根)组合而成的丝束,丝条间通过油剂抱合在一起,抱合牢度很有限,在后面织造过程中,很容易分散,不利于织造,因此往往在织造前,再经过一次加捻,来满满足织造要求。
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工序多、能耗高、设备投资大、占用厂房及人工多,由于工序长,也造成了原料消耗高及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并且产品还要经过加捻后织造使用,质量指标很难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一次成型且效率较高的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纺丝箱体、上油装置、第一加热辊、第二加热辊、第三加热辊、主网络器、卷绕机,所述纺丝箱体的输入端与螺杆挤出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绕机的输出口与成品箱的输入口相连,所述上油装置和第一加热辊之间设置有预网络器。
作为优选,所述预网络器和主网络器上的网络喷嘴数同为6至12个。
作为优选,所述预网络器和主网络器上的网络喷嘴数同为8个。
本实用新型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通过在第一加热辊前设置预网络器,使得纺丝下来的每一丝束具有一定的抱合性,避免了丝束间在加热辊上相互缠绕而断丝(每一加热辊上同时有6-12束丝并行绕在上面3-8圈)、影响正常生产,再通过在卷绕机前设置主网络器,使丝束通过后形成强网络点,让丝束内的丝条抱合更加紧密并且强度大大提升,使产品从长丝变成网络丝,从而满足后续织造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生产连续进行,大大缩短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节省了投资和生产费用,还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本实用新型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稳定性强、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网络器和预网络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纺丝箱体,2为上油装置,3为第一加热辊,4为第二加热辊,5为第三加热辊,6为主网络器,7为卷绕机,8为螺杆挤出装置,9为预网络器,10为成品箱,11为网络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纺丝箱体1、上油装置2、第一加热辊3、第二加热辊4、第三加热辊5、主网络器6、卷绕机7,所述纺丝箱体1的输入端与螺杆挤出装置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绕机7的输出口与成品箱10的输入口相连,所述上油装置2和第一加热辊3之间设置有预网络器9。在长丝生产过程中,干燥、纺丝,预网络、牵伸、定型、强网络等工序连续完成,一次定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聚苯硫醚网络丝生产系统中,预网络器9和主网络器6上的网络喷嘴11数同为6至12个,这里设计为8个,即每一丝束采用一个网络喷嘴11,这样使得生产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费尔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费尔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7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包芯纱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性单晶型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