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内燃机车尾气余热的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6163.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胜;成泳生;金保柱;蒋秋林;陈先祥;李佳状;陶谦;牛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内燃机车 尾气 余热 制冷 装置 | ||
1.一种利用内燃机车尾气余热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储能装置与余热制冷系统(6);所述热交换器放置在所述储能装置内;所述热交换器一端与增压器(1)连接,另一端与排气消声器(5)连接;所述余热制冷系统(6)与所述储能装置连接;所述储能装置吸收由所述热交换器传递的热量,再将热量传递给所述余热制冷系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为水箱(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总管(2)、第二换热总管(7)与多个换热支管(3);所述第一换热总管(2)一端与所述增压器(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支管(3)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总管(7)一端与所述换热支管(3)连接,一端与所述排气消声器(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支管(3)的形状为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制冷系统(6)包括蒸汽发生器、分离器、冷凝器、贮液罐、蒸发器、吸收器及溶液泵;所述蒸汽发生器放置在所述水箱(4)中;所述分离器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分离器分别与所述冷凝器、吸收器连接;所述贮液罐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贮液罐连接;所述吸收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溶液泵与所述吸收器连接;所述溶液泵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安装在所述贮液罐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6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用开窗散热带
- 下一篇:高效节能定向启动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