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4617.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小生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8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焊接 剪切 专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
背景技术
在配电开关、断路器等电器配件的生产中,需要对电器配件的连接导线进行焊接和剪切。现有的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手工加工,这种方式效率很低,而且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已经逐渐被淘汰。另一种是机械设备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利用机械设备完成加工,技术人员只需按照操作指南操作设备便可以完成加工,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市场上的加工设备多种多样,大多数设备只能单独完成焊接或者剪切工序,倘若要一次性完成整个连接导线的加工工序,操作过程复杂,而且成本高,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包括机架、送料机构、焊接成型机构、剪切机构以及控制面板,送料机构、焊接成型机构、剪切机构和控制面板均设置在机架上,焊接成型机构包括焊接模块和成型模块,焊接模块与成型模块固定连接,剪切机构包括剪切模块和夹线模块,剪切模块与夹线模块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电机、料盘固定轴、送料系统支架以及送料导线轮,送料电机、料盘固定轴、送料导线轮均固定在送料系统支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焊接模块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焊接气缸、上电极以及下电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型陶瓷、导向槽以及成型气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剪切模块包括剪切刀架、剪切压舌、压舌调节手柄以及剪切气缸,剪切压舌、压舌调节手柄和剪切气缸均固定在剪切刀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线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理线固定座、夹线夹钳、夹线气缸、直线导轨、滚珠丝杆、传动同步带以及伺服电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还设有独立的保护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通过送料机构将待加工铜线输送至焊接成型机构进行焊接成型,得到所需截面的连接导线。然后经由剪切机构对前述所得的铜线进行裁剪,得到所需长度的连接导线。只需将待加工的成卷铜线固定在送料机构上,然后技术人员通过操作控制面板,即可以完成铜线的焊接剪切过程,使用方便,而且将焊接和剪切工序集中在一台设备上,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焊接成型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剪切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安装有保护框时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
如图1所示,铜线焊接剪切专科机,包括机架1、送料机构2、焊接成型机构3、剪切机构4以及控制面板5,送料机构2、焊接成型机构3、剪切机构4和控制面板5均设置在机架1上,焊接成型机构3包括焊接模块301和成型模块302,焊接模块301与成型模块302固定连接,剪切机构4包括剪切模块401和夹线模块402,剪切模块401与夹线模块402固定连接。
送料机构2包括送料电机201、料盘固定轴202、送料系统支架203以及送料导线轮204,送料电机201、料盘固定轴202、送料导线轮204均固定在送料系统支架203上。
如图2所示,焊接模块301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焊接气缸3011、上电极3012以及下电极3013。成型模块302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型陶瓷3021、导向槽3022以及成型气缸3023。
如图3所示,剪切模块401包括剪切刀架4011、剪切压舌4012、压舌调节手柄4013以及剪切气缸4014,剪切压舌4012、压舌调节手柄4013和剪切气缸4014均固定在剪切刀架4011上。夹线模块402包括依次连接的夹线夹钳4021、夹线气缸4022、直线导轨4023、滚珠丝杆4024、传动同步带4025以及伺服电机4026。
如图4所示,机架1还设有独立的保护框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小生,未经丁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4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