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沟敷设热力管道的预热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8319.4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豪特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4 | 分类号: | F16L1/024;F16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沟 敷设 热力 管道 预热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沟敷设热力管道的预热安装结构,属于热力管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普遍采用地下直埋和地沟敷设方法安装热力管道。
地下直埋是将热力管道置于挖好的坑渠中,而后用砂土填埋好。由于使用中热力管道内的高温介质容易使管道受热变形产生热应力,该热应力容易造成管道损坏,因此地下直埋安装热力管道时,为了减少管道变形产生的热应力以减少管道损坏,需要提前释放管道的热应力,一般做法是将热力管道提前预热,当热力管道受热伸长到设计值时,向管道两端回填砂土以阻止管道的回缩。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444750A公开了一种电预热预制直埋无补偿集中热力管道的施工方法,步骤为1)开槽,调整管道的设置位置,设计预热温度和伸长量;2)除两端外,用砂子回填至管道高度的1/2至3/4处;3)管道的同侧端分别通过电缆连接预热设备,另一端通过电缆短接;4)在管道上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5)记录管道的初始温度以及测点的初始位置,启动升温,升温梯度控制在1℃/h内,达到预热温度后恒温;6)管道两侧回填砂子并夯实,控制预热温度波动在2℃内;7)当达到设计伸长量后,关闭预热设备,进行下道工序。上述技术采用地下直埋方法安装热力管道,但是上述技术的管道需要检查或维修时要重新将砂土挖掘、回填,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不方便;而且回填的砂土容易相对于其下的土层发生滑动,使得回填的砂土无法牢固束缚住管道的两端,因而无法有效阻止管道的回缩,管道热应力无法充分释放,仍然会损坏管道。
此外,地沟敷设是将热力管道安装于提前挖掘并设置好的地沟中并配以井盖,可以随时检查和维修管道,方便施工。在地沟内敷设热力管道时,通常在相邻管道连接处设置补偿器,以吸收相邻两管道受热变形产生的热应力,减少管道损坏。但是,为减少管道产生的热应力,上述技术通常需要设置数量很多的补偿器,管道内的高温介质极易通过补偿器设置位置泄露到外界,造成能量浪费和使用安全问题。对于如何解决地沟敷设方法中补偿器数量多产生的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找不到适当的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地沟敷设方法中,为了减少管道产生的热应力,需要在管道安装时设置数量很多的补偿器,而管道内的高温介质容易经补偿器设置处泄露至外界,造成能量浪费和安全隐患;进而提出一种节约能量、方便安全的地沟敷设热力管道的预热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沟敷设热力管道的预热安装结构,包括供热管道、回热管道和安装套件,所述安装套件包括电预热设备和长度测量装置,所述电预热设备上设置有正极和负极;
预热状态下,所述供热管道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预热设备的正极或负极相连接,相应地,所述回热管道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预热设备的负极或正极相连接,所述供热管道和回热管道的剩余一端通过导线短接,所述长度测量装置沿所述供热管道和回热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测量预热过程中所述供热管道和回热管道的长度变化;
所述安装套件还包括多个限位装置;预热结束后,所述限位装置与预热伸长后的所述供热管道和回热管道的两端相连接并相抵触,所述限位装置固定于地面上。
预热结束后,所述限位装置的一端与预热伸长后的所述供热管道或回热管道的端部相抵触。
所述安装套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预热状态下,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热管道和/或回热管道上。
所述电预热设备上还设置有调节部件;预热状态下,所述调节部件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输送的温度值控制所述电预热设备的启闭。
所述安装套件还包括补偿器;预热结束后,所述补偿器与限位装置上远离所述供热管道或回热管道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安装套件还包括多个固定支架;预热结束后,一部分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供热管道和回热管道上,剩余的所述固定支架与补偿器上远离所述供热管道或回热管道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供热管道和回热管道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豪特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豪特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8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围绕细长导管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
- 下一篇:一种刀型闸阀的网络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