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筛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7675.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一其 |
主分类号: | B07B1/04 | 分类号: | B07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筛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筛子。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建筑用具中,筛子,是不可或缺的一种。
对建筑用材的颗粒到粉剂进行筛选的过程中,筛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筛子也有最原始的藤条编织到如今的大规模机械化。
但是,现有的筛子多为进行一次性的筛选,且筛选效率低下,而全自动化的筛选机虽然效率高,且筛选精度大,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且运用条件受到位置、电力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的普及,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且能够对被筛选的物料进行多级分选,并且易于普及的新型建筑用筛子,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并且现在的筛子不能很好的出去筛体的筛除后留下的大颗粒物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筛子,使筛子可以对物料进行两次不同精度的筛选,并且能有效去除物料筛除后留下的大颗粒物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筛子,包括筛体,所述筛体包括上筛框和下筛框,所述的上筛框设置在下筛框的上端与下筛框形成中间腔,所述的上筛框上设置有上筛网,所述的下筛框上设置有下筛网,所述筛体的前端设置有支座,所述的筛体与支座相转动连接,所述筛体的后端开设有卸渣口,所述卸渣口上设置有封门,所述上筛网网孔的直径大于下筛网网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筛框和下筛框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筛体与支座通过转杆连接,所述筛体的前端连接转杆的一端,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支座相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筛体的后端设置有托手。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座呈L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经过上筛网的筛选后再由下筛网筛选,经过二次筛选有效提高物料的精度,并且在上筛框和下筛框之间形成一个中间腔,这样经下筛网筛除留下的大颗粒物质就可以留在中间腔内,并且通过设置在筛体后端的卸渣口将大颗粒物质排出。
筛体与设置在前端的支座转动连接,这样操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在筛体后端的托手使筛体做绕支座做转动运动,便于筛子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筛体,11、上筛网,12、下筛网,2、卸渣口,3、支座,4、托手,5、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建筑用筛子,包括筛体1,筛体1包括上筛框和下筛框,上筛框设置在下筛框的上端与下筛框形成中间腔,上筛框上设置有上筛网11,下筛框上设置有下筛网12,筛体1的前端设置有支座3,筛体1与支座3相转动连接,筛体1的后端开设有卸渣口2,卸渣口2上设置有封门,上筛网11网孔的直径大于下筛网12网孔的直径。
上筛框和下筛框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筛体1与支座3通过转杆5连接,所述筛体1的前端连接转杆5的一端,所述转杆5的另一端与支座3相转动连接。
筛体1的后端设置有托手4。支座3呈L形结构。
物料经过上筛网11的筛选后再由下筛网12筛选,经过二次筛选有效提高物料的精度,并且在上筛框和下筛框之间形成一个中间腔,这样经下筛网12筛除留下的大颗粒物质就可以留在中间腔内,并且通过设置在筛体后端的卸渣口2将大颗粒物质排出。
筛体1与设置在前端的支座3转动连接,这样操作者可以通过设置在筛体1后端的托手4使筛体1做绕支座3做转动运动,便于筛子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一其,未经陈一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7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机机筒排气孔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儿童弱视治疗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