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悬浮球的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7513.0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徐尼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A61M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悬浮球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十分常见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建立输液瓶或输液袋等医药容器与静脉之间的药液通道。
现有的输液器在使用时,需要通过人工观察药液是否输送完毕,以及时通知护理人员进行换药、拔针等操作,输液过程中如果患者睡着未及时发现药液输送完毕,非常容易造成气体进入静脉、血液回流等医疗事故。
专利号200810014517.0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管、滴斗,输液管空腔和滴斗空腔相同,滴斗空腔内有浮球,浮球半径大于输液管半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保证浮球每一次都能落在输液管上;当药液装满滴斗时,浮球会堵住上部的输液管;浮球堵住输液管时,浮球和滴斗底部的接触面是一个圆,是线接触,断流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悬浮球的输液器能够在药液输送完毕时避免气体进入静脉、血液回流等医疗事故。为了实现输液器能够在药液输送完毕时避免气体进入静脉、血液回流等医疗事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悬浮球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管、防堵网、滴斗和悬浮球,滴斗两端连接输液管,防堵网和悬浮球在滴斗内,防堵网固定连接在滴斗顶部,悬浮球在滴斗内可上下浮动。
所述防堵网设置在滴斗进口处,防堵网与滴斗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防堵网底部和侧面都有网孔。
所述悬浮球的密度小于药液的密度,所述悬浮球直径小于滴斗的直径,大于输液管的直径。
所述滴斗的底部由锥形面和圆弧面结合形成,锥形面在滴斗底部四周,圆弧面在中间,圆弧面外面和锥形面连接,圆弧面中间有孔,孔和输液管连接,孔的半径和输液管内半径相同,圆弧面半径大于悬浮球4半径0.1-0.5毫米。
有益效果是:(1)防止气体进入静脉、血液回流等医疗事故;(2)悬浮球每次落下都会落在滴斗底部圆的弧面上;(3)滴斗上部有防堵网,当药液装满滴斗时,悬浮球不会堵住上部的输液管;(4)悬浮球和滴斗底部是面接触,断流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堵网的左视图。
图3为防堵网的俯视图。
其中,1为输液管、2为防堵网、3为滴斗、4为悬浮球、5为药液、6为滴斗底部的锥形面、7为滴斗底部的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悬浮球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管1、防堵网2、滴斗3和悬浮球4。滴斗3上下两端连接输液管1,防堵网2和悬浮球4在滴斗3内,防堵网2和滴斗3是固定连接的,悬浮球4在滴斗3内可上下浮动,为了让悬浮球4可以浮在药液5上,悬浮球4的密度小于药液5的密度;悬浮球4的直径小于滴斗3的直径大于输液管1的直径。
为了防止滴斗3中药液5满时,悬浮球4堵住输液管1的进口,在进口处设置一个防堵网2,防堵网2与滴斗3上部连接在一起,防堵网2底部和侧面都有网孔,当滴斗3中药液5满时,悬浮球4会被防堵网2的底部或侧面挡住,药液5会从防堵网2的其余面滴入滴斗3。
滴斗3的底部由锥形面6和圆弧面7结合形成,锥形面6在滴斗3底部四周,圆弧面7在中间,圆弧面7外面和锥形面7连接,圆弧面7中间有孔,孔和输液管连接,孔的半径和输液管内半径相同,圆弧面7半径大于悬浮球4半径0.1-0.5毫米,以便悬浮球4落到圆弧面7中。圆弧面半径和悬浮球4半径相等就能保证当没有药液5时,悬浮球4落下可以和滴斗3底部的圆弧面可靠的贴合在一起自动断流,防止气体进入静脉、血液回流等医疗事故,由于悬浮球4和滴斗3底部是面接触,断流效果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7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宽电压范围的动物呼吸机
- 下一篇:一种肿瘤科用积液抽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