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722.3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菁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电脑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计电子产品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的平板电脑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脑等网络工具的普及,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各种网络活动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网络工具中的平板电脑因具有携带方便等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习知的平板电脑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集移动商务、移动通信和移动娱乐为一体,具有手写识别和无线网络通信功能,被称为笔记本电脑的终结者。然而,平板电脑的体积较手机等都较大,在使用时,不能进行单手操作,往往需要借助于支架等辅助工具。现有的平板电脑支架,可调角度较少,且结构复杂,使用也不够人性化,因此,现有的平板电脑支架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任意调整角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平板电脑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电脑支架,它包括底板、面盖及承载板,
所述底板与面盖连接形成对开式结构,所述面盖由支撑板及倚靠板组成,所述支撑板通过一折痕部可翻转地与所述倚靠板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中心处通过一转轴可枢转地与所述倚靠板连接;
所述承载板的边角设有用于固定平板电脑的束缚件,且承载板下端的边缘设有可翻转的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内部具有金属填充物,所述底板内部对应所述第一磁性滑动板设有磁性物质。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一侧的边缘设有可翻转的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内部具有金属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内部还设有备用电源,底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备用电源电性连接的USB输出接口及为所述备用电源充电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内磁性物质所占面积为底板面积的2/3。
进一步的,所述束缚件为弹性绳。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及面盖采用皮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脑支架,承载板下端的第一滑动板与底板相吸附固定,上端通过面盖的支撑板支撑,与底板之间形成一倾斜角,如此,将平板电脑固定在承载板上即可支撑平板电脑,同时,可通过滑动第一滑动板,任意调整承载板的倾斜角度,其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角度任意可调;其二、承载板可旋转成纵向放置或横向放置,当旋转成横向放置时,可通过第二滑动板与底板吸附固定,且任意调整倾斜角度,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其三、底板内的备用电源,当平板电脑的电量不足时,可通过数据线将平板电脑与备用电源的USB输出接口连接,即可通过备用电源为平板电脑供电,可作为平板电脑的应急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支撑板2;倚靠板3;折痕部4;承载板5;束缚件51;转轴6;第一滑动板7;第二滑动板8;USB输出接口9;充电接口10;磁性物质11;金属填充物1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脑支架,它包括底板1、面盖及承载板5,所述底板1与面盖连接形成对开式结构,即面盖可翻转打开,也可翻转后盖合在底板1上,作为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及面盖可以采用皮质材料制成。所述面盖由支撑板2及倚靠板3组成,所述支撑板2通过一折痕部4可翻转地与所述倚靠板3连接,即支撑板2可沿折痕部4翻转,所述承载板5的中心处通过一转轴6可枢转地与所述倚靠板3连接,即承载板5可相对于垂直于倚靠板3的轴线自由旋转,该承载板5用于固定平板电脑,如此,打开面盖,并将倚靠板3翻转与支撑板2成一定夹角时,承载板5即可与底板1之间形成一倾斜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菁,未经曹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