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通固定式四阀座硬密封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547.8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富;毛铸锋;李松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特种阀门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7 | 分类号: | F16K11/087;F16K5/08;F16K2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 固定 式四阀座硬 密封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通固定式四阀座硬密封球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盐化工PVC合成系统中通常采用三通阀来改变管路中介质的流向,三通阀用于盐化工PVC合成系统中的工作原理是,将PVC和热水分别通过管道送入指定合成炉进行合成,再将合成后的PVC浆料通过三通阀排出合成装置,从而不断重复的工艺,这就要求三通阀在换向时的密封性能需达到Ⅵ级密封,以保证PVC和PVC浆料不会泄露到热水系统中,否则一旦热水系统中进入了PVC将会导致整个系统被污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有的三通阀通常采用进口的浮动式三通球阀,由于该浮动式三通球阀中的介质为PVC、PVC浆料和水,因此浮动式三通球阀工作时,在高压氮气的推动下,将浮动式三通球阀中的PVC通过高压氮气而进入合成炉,以实现盐化工PVC合成。然而采用现有的浮动式三通球阀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三通阀为浮动式结构,高压氮气进入三通阀后,将阀芯推动,从而使得阀芯与阀体的中心不一致,大大加大了操作力矩;2、由于该结构的操作力矩大,且开关次数的频率大,易造成阀座和球体拉伤,从而造成阀门内漏和卡塞的现象;3、由于三通阀为软密封结构,虽然能保证阀门的泄露等级,但球体为浮动式结构,在高压介质下,球体容易将软阀座拉伤或刮出,造成阀门的泄露严重;4、由于三通阀为浮动式软密封结构,无预紧弹簧,上线后造成阀门无法开启。另外,现有的浮动式三通球阀往往易因以上缺陷而造成整个系统停车,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通固定式四阀座硬密封球阀,它通过在阀体“十”字形通腔的四个口内分别设置阀座,使位于四个阀座之间的球体在四个方向受力均匀,保证了球阀的密封性能,并且阀杆和球体为一体结构,能有效减小球阀的操作力矩,从而有效延长了球阀在盐化工PVC合成系统中的使用寿命。另外,还极大地延长了球阀的检维修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阀体、阀座、阀杆,所述阀体为上端设有阀杆安装口,下端设有阀杆定位口的上装式阀体,该上装式阀体设有“十”字形通腔,“十”字形通腔的四个口分别为一个进口,两个出口,一个底盖口,四个口内分别设有阀座,各阀座由对应的定位件定位,各阀座与定位件之间设置有预紧弹簧,其中一个定位件为底盖,另外三个定位件为外螺纹套,形成三通阀,所述阀杆上一体成型有设有过流孔的球体,球体位于四个阀座之间,球体下端的阀杆部滑动配合在阀体的阀杆定位口中,并用下阀盖封闭,球体上端的阀杆部与阀杆安装口上安装的上阀盖滑动配合且外伸出上阀盖,所述阀座、球体的相互接触的密封面均设有硬质合金层。
所述“十”字形通腔的进口和两出口内的阀座分别由对应的外螺纹套定位,所述外螺纹套与阀座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预紧弹簧位于阀座与衬套之间。
所述“十”字形通腔的底盖口内的阀座由底盖定位,所述预紧弹簧位于阀座与底盖之间。
所述球体的过流孔为折转孔。
所述球体下端的阀杆部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一轴套滑动配合在阀体的阀杆定位口中,球体上端的阀杆部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二轴套与阀杆安装口上安装的上阀盖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一轴套相互接触的面、第二轴承与第二轴套相互接触的面均设有硬质合金层。
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硬质合金层的厚度均为0.8~1mm,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硬质合金层的硬度均为HRC61~64。
所述阀座、球体的硬质合金层的厚度均为1~1.5mm,阀座的硬质合金层硬度为HRC61~64,球体的硬质合金层硬度为HRC63~65。
所述阀座的密封面为凹弧密封面,该凹弧密封面的口端设有棱角。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三通固定式四阀座硬密封球阀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特种阀门修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特种阀门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