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045.5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曹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格雷斯环保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纳米 节能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塑胶生产的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生产机器的发热管,采用电阻发热,通电加热时间长,散热快,导致耗电居高不下,而且纳米电加热圈是双面发热单面加温,另一面的发热量几乎全部散发到外界环境中浪费掉了,使车间的温度过高,增加了降温的成本;是虽有些厂家采用了电磁加热的节能措施,但由于电磁加热存在加热过快,散热过慢,温度控制不准确,安装麻烦,容易烧坏,致使生产容易出次品、电磁辐射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其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能环保,对工作环境影响小;实现实时监控温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包括外壳,外壳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依次设有保温层、反射层、高效纳米电热层、测温层和铝合金导热层,外壳外涂有高温防辐射涂料层。
优选的,外壳为圆筒形。
优选的,外壳的材质是不锈钢。
优选的,保温层是玻璃棉保温层。
优选的,反射层为银质反射层。
优选的,高效纳米电热层采用高分子纳米发热合金。
优选的,测温层直接与微电脑相连接。
优选的,外壳由两半组成,两半的同一侧相铰链,另一侧边通过卡扣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用高效纳米电热层红外线辐射加热的方式,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更精确的控制温度。采用保温层和高温防辐射涂料层,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热能散失到外界生产环境中,因而外壳的温度很低,从而达到保护作用。采用测温层,及时的检测该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内部的温度,通过铝合金导热层和外壳的配合,将其他结构完全包裹住,使其他结构不易受损,使用寿命更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能环保,对工作环境影响小,使用寿命长;实现了实时监控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的安装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圆筒形外壳 11.高温防辐射涂料层 12.卡扣 2.保温层 3.银质反射层 4.高效纳米电热层 5.测温层 6.铝合金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包括圆筒形外壳1,圆筒形外壳1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凹槽(图中为标出),环形凹槽(图中为标出)内依次设有保温层2、银质反射层3、高效纳米电热层4、测温层5和铝合金导热层6,用高效纳米电热层4红外线辐射加热的方式,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更精确的控制温度,通过铝合金导热层6和圆筒形外壳1的配合,将其他结构完全包裹住,使其他结构不易受损,使使用寿命增长。
高效纳米电热层4采用高分子纳米发热合金,高分子纳米发热合金的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9.8%以上。
圆筒形外壳1的材质是不锈钢,使圆筒形外壳1难磨损,增长使用寿命。
保温层2是玻璃棉保温层,圆筒形外壳1外涂有高温防辐射涂料层11,更有效地防止热能散失到外界生产环境中,因而圆筒形外壳1的温度很低,从而达到保护作用。
测温层5直接与微电脑相连接,实现了实时监控,将每一节的红外纳米节能电热圈的温度分开设置,确保实现复杂工艺的操作。
圆筒形外壳1由两半组成,两半的同一侧相铰链,另一侧边通过卡扣12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格雷斯环保节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格雷斯环保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式播种机前置打埂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反馈减重测评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