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板音孔吉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700.1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7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克利.D.巴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利.D.巴臣 |
主分类号: | G10D1/08 | 分类号: | G10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美国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孔 吉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音孔的吉他。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吉他一般由共鸣箱(也称琴身)、指板及琴头、琴桥组成,而共鸣箱由音板(也称面板)、背板、侧板组成。吉他的共鸣箱上的音板和背板均为平面构造,侧板带有一定的弧度,其中音板位于吉他琴弦侧的正面,传统的吉他在音板上开有音孔(也称共鸣孔、响孔),音孔的作用是当琴弦震动时,其震动所产生的声音频率比透过吉他的琴桥传递至面板,再扩散至侧板及背板,最后在共鸣箱内产生声音共鸣,通过音孔传播到外界。
传统的吉他构造无外乎在音板正面开设一音孔来传播震动共鸣,然而由于音孔处于音板的主要部位,而音板正是吉他震动的源头,音孔对于音板的震动影响很大,破坏了和谐音调和延音所要求的结构完整性。
同时,传统吉他的指板位于琴颈上,并沿吉他共鸣箱一侧延生,与音板相结合,通常采用粘合等方式使得指板与音板组合在一起,这一结构也阻碍了音板的良好震动,破坏了和谐音调和延音所要求的结构完整性。
再者,传统吉他的琴弦连接于琴头与琴桥间,在琴桥侧以弦钉、下弦枕与琴桥本体一同作为系弦板系统来支撑琴弦张力,而琴桥、弦钉、下弦枕作为系弦板系统位于音板上,该结构进一步破坏了和谐音调和延音所要求的音板结构完整性,使得声音无法良好传播。
由此可见,传统的吉他结构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音孔设计、系弦板和琴桥设计及新的指板设计,并引入了音棒布局,使得音板变得完整,使得整个吉他在音质、声音持续性及均衡性、延音效果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侧音孔吉他。具体方案如下:
所述吉他包括一琴颈与一共鸣箱,琴颈上组合一指板,所述指板沿琴颈长度方向朝共鸣箱一侧延伸,所述的共鸣箱为一音板、二侧板及一背板、一后端木围绕而成,所述后端木位于沿吉他长度方向远离琴颈一侧的底面,并与所述二侧板相连,所述背板与所述音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后端木、二侧板围绕成一共鸣箱,所述音板上设置有一琴桥,所述琴桥上设置有一个下弦枕,所述共鸣箱上开有一音孔,所述音孔在所述二侧板的任意一侧上。通过将音孔改变至侧板上,保留了音板的完整性,避免因在音板上开设圆孔导致影响音板震动,从而导致整个吉他的发音不完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板音孔吉他上的指板与共鸣箱的音板相互独立地分离开,指板与音板不直接粘合,悬空设置于音板上方,这样的设计使得原本被指板所阻挡的部分音板能够在震动时被完整的传播到,从而使得延音、均衡性及清晰度上均得到显著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板音孔吉他的琴桥沿该吉他宽度方向中间开有一凹处,所述琴桥沿吉他长度方向朝琴颈侧的前端开有一个下弦枕插槽,供下弦枕固定安置,所述琴桥沿吉他长度方向朝琴颈相反侧的后端开有至少一个琴弦孔供琴弦穿过,所述的吉他还包含一系弦板,用以在吉他尾端(与琴头相反的另一侧)固定琴弦,所述系弦板位于所述后端木上。通过琴桥与系弦板的设计,使得原本集中在音板关键部位的系弦板脱离琴桥,安置在吉他尾部的后端木上,这一设计使得琴弦张力从音板转移到了吉他的后端木,琴弦通过琴桥,再通过下弦枕传送震动到共鸣箱,也避免了系弦板系统(传统系弦板系统的张力支撑为弦钉)对音板的震动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板音孔吉他,其在位于共鸣箱体内面侧的音板或/和背板上安置有音棒,所述的音棒呈格子状交叉搭接,在前述构造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音棒的作用,加强低音响应、延音、泛音、均衡性和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侧板音孔吉他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侧板音孔吉他共鸣箱内音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侧板音孔吉他共鸣箱内音板音棒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侧板音孔吉他共鸣箱内背板音棒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侧板音孔吉他 101:共鸣箱
1:音孔 2:系弦板
3:侧板 4:后端木
5:琴颈 6:指板
7:琴桥 8:下弦枕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利.D.巴臣,未经克利.D.巴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