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615.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肖修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越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7/10 | 分类号: | D05B27/10;D05B6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最常用的缝纫装置,目前的缝纫机已经做到了一定的自动化,动过控制器以及电机进行驱动。然后,其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目前的缝纫机都是单向送料,需要倒回缝接时,要完全缝接好一条边后,手动换向返回,而不能做到中途即时换向返回,进行倒回缝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随时倒缝的新型缝纫机。该缝纫机本体与一般的自动缝纫机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通过控制器以及电机进行缝纫驱动。其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倒缝机构,实现随时倒缝。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缝纫机,其包括一缝纫机本体,该缝纫机本体包括一缝纫机构以及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机本体还设有一倒缝机构,该倒缝机构包括倒缝开关、上倒缝机构以及下倒缝机构;所述上倒缝机构设于缝纫机本体的上部,并通过离合组件与上送料轮相连接;所述下倒缝机构设于缝纫机本体的下部,并通过一换向组件与下送料轮相连接。
所述倒缝机构还包括针棒摇摆机构,该针棒摇摆机构包括一摇摆换向电磁阀以及一摇摆换向偏心件,所述摇摆换向偏心件通过一偏心孔与针棒座的固定轴相连接。摇摆换向电磁阀推动摇摆换向偏心件,从而使摇摆换向偏心件的偏心孔与针棒座的固定轴进行左偏配合或者由偏配合。偏心孔与针棒座的固定轴的配合,可以实现针棒座的频率性循环前动或者后动,从而实现针棒前摇摆或后摇摆,配合前进缝纫以及后退缝纫。
所述上倒缝机构还包括上电磁阀驱动组件,其与所述离合组件相连接,通过上电磁阀控制离合组件的相离或相合。电磁阀驱动组件通过拉杆,拔叉等过度件,对离合组件实现拉拔,从而控制离合组件的相离或相合,进而控制上送料轮的正转(即前进送料。上送料轮的正转是通过上倒缝机构本身具有的一个驱动机构驱动离合组件中的转轴,以及和下送料轮正转相配合,实现的。由于前进缝纫时,上下送料轮都有驱动,因此其送料顺畅,因此缝纫快而稳。)或反转(即后退送料。由于离合组件相离,上倒缝机构中的驱动机构无法通过转轴驱动上送料轮正转,而这时,由于倒缝开关启动,下倒缝机构中的换向组件会驱动下送料轮反转,带动布料倒回缝接,进而带动上送料轮反转。由于只有下送料轮有驱动,而上送料轮只是被带动,因此其送料稍微慢一点,但这依然比手动的倒缝方便快捷,而实际应用中倒缝一般很少用到。)
所述下倒缝机构还包括下电磁阀驱动组件,其与所述换向组件相连接,通过下电磁阀控制换向组件的正向或反向。所述换向组件主要由若干个相互配合的换向齿轮组成,通过下电磁阀的推动,从正转变换为翻转,进而驱动下送料轮向前送料或者倒回送料。
所述倒缝开关由倒缝扳手以及电磁阀触发器组成。扳动倒缝扳手,电磁阀触发器被触发,控制装置控制摇摆换向电磁阀、上电磁阀、下电磁阀动作,实现倒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倒缝机构,实现缝纫机的随时倒缝,提高了缝纫机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传统倒缝时人工操作繁琐等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示意图
图中:1.缝纫机本体;2.倒缝开关;21.倒缝扳手;22.电磁阀触发器;3.上倒缝机构;31.离合组件;32.上电磁阀;4.下倒缝机构;41.换向组件;42.下电磁阀;5.上送料轮;6.下送料轮;7.针棒摇摆机构;71.摇摆换向电磁阀;72.摇摆换向偏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缝纫机,其包括一缝纫机本体1,该缝纫机本体包括一缝纫机构以及一控制装置;所述缝纫机本体1还设有一倒缝机构,该倒缝机构包括倒缝开关2、上倒缝机构3以及下倒缝机构4;所述上倒缝机构3设于缝纫机本体1的上部,并通过离合组件31与上送料轮5相连接;所述下倒缝机构4设于缝纫机本体1的下部,并通过一换向组件41与下送料轮6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越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越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防撞室外消火栓
- 下一篇:利用甲基三氯硅烷生产气相法白炭黑的脱酸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