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翼型簧和一种线束固定异型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3022.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张彦辉;吴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翼型簧 固定 异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翼型簧和一种线束固定异型夹。
背景技术
在布置整车线束时要求每200mm左右要有一个固定点(其中高压线束要求为300mm左右),整车线束大约有70%以上都是贴着车身钣金固定或需要直接固定在钣金边缘上;当线束需要沿车身钣金边缘布置时,常用的线束卡扣只具有包扎固定线束的功能,不能提供沿车身钣金边缘固定的功能。因此技术人员在布置时常牺牲线束布置的合理性,改为在车身钣金上开孔来固定线束,这样就增加了工艺复杂性,成本较高,部分孔位的增加同时会降低车身的刚度和密封性,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卡接钣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沿车身钣金边缘布置时所用的翼型簧。
为了使线束固定卡扣具有沿车身钣金边缘固定线束和保护线束能力,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异型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翼型簧,包括:
连接部,包括弧状弯曲板,该弯曲板两端向圆心角方向形成相互平行或略有开度的两个连接臂;
翼型弹性部,其是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个连接臂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并相互对称的两个翼状部件,该翼状部件分别具有两个翼翅,其中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翼翅长度小于或等于与夹持部连接的翼翅长度,两个翼翅之间的夹角β小于45°,该翼状部件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臂之间形成的夹角α大于90°;
夹持部,其是在所述翼型弹性部的端部向所述弯曲板方向延伸形成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臂,该夹持臂与所述弯曲板中轴线平行,该夹持臂之间的距离大于钣金的厚度;该夹持臂与所述翼型弹性部的翼翅之间形成的夹角θ大于90°。
一种线束固定异型夹,其包括翼型簧和固定翼型簧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设有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具有大致U型的形状,其正好与所述翼型簧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有向内侧弯折的卡脚,用于卡接所述翼型簧。
优选的,所述线束固定异型夹还包括加长臂、扎带、扎带紧固装置,所述支撑臂垂直设置于所述加长臂的一侧,所述扎带和扎带紧固装置垂直设置于所述加长臂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加长臂上还设有次扎带或卡槽。
更优选的,所述卡槽为U形保护槽,该U形保护槽开口的一面端部与加长臂远离扎带的一端水平连接。
优选的,所述扎带紧固装置为扎带止退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型簧,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容易拆装,在不损坏钣金和其他部件的基础上,能够牢固地夹持不同厚度的钣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异型固定夹成功的解决了钣金边缘线束布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翼型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固定异型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性线束固定异型夹应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位并不局限于以下实例,应包含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内容。
以下所有附图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业界技能。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上”、“下”、“内”、“外”、“端”、“部”、“水平”、“垂直”、“向内”、“向外”、“厚度”、“长度”、“侧”等等及类似用语系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
如图1所示,一种翼型簧100,包括:
连接部110,包括弧状弯曲板,该弯曲板两端向圆心角方向形成相互平行或略有开度的两个连接臂;
翼型弹性部,其是在所述连接部110的两个连接臂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并相互对称的两个翼状部件121、122,该翼状部件分别具有两个翼翅,其中与所述连接臂连接的翼翅长度小于或等于与夹持部连接的翼翅长度,两个翼翅之间的夹角β小于45°,该翼状部件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臂之间形成的夹角α大于90°;
夹持部,其是在所述翼型弹性部的端部向所述弯曲板方向延伸形成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臂131、132,该夹持臂与所述弯曲板中轴线X平行,该夹持臂131、132之间的距离大于钣金的厚度;该夹持臂131、132与所述翼型弹性部的翼翅之间形成的夹角θ大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3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荷控制回路辅助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机房同轴通信电缆剥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