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834.1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田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尹箐 |
地址: | 426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自动 生化 检测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行业内的自动生化检测仪多为大中型仪器,光学系统设计复杂,价格昂贵,而且多采用影像图形分析方式,由于滤光片式的结构会导致整个光学设计复杂,可靠性和稳定性均不足,而对于自动生化检测仪,仪器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因,现有的生化检测仪满足不了需求。需要一个小型、稳定的生化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复杂、价格昂贵、稳定性不好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其包括一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凸透镜上方的光栅、设置在所述光栅上方的光敏二极管以及LED光源,LED光源的入射线与所述凸透镜的纵轴线成30~60度的角度;所述凸透镜、光栅以及所述光敏二极管的纵向中心线相同。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凸透镜、光栅、光敏二极管以及LED光源均设置于同一塑胶容器中。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的入射线与所述凸透镜的纵轴线成45度。
该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就是适应POCT的发展而研制开发的,它与相适应的专用测试盒配套使用,利用光学检测分析抗原-抗体反应显示的方法,对人体血液进行检测,做出定量分析。这种检测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特点,检测项目可以多达数十种,它被广泛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既可以作为辅助性诊断疾病的手段,又能用于某些疾病的大规模筛查,从而为阻止疾病的漫延和泛滥奠定了基础。而在自动生化检测仪中,其核心部分就是光学检测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自动生化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和性能指标。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其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了光栅式的光学设计,利用一个窄缝光栅和一个单面凸透镜的组合方式,结合发光LED和光敏二极管,可以精密紧凑封装在一个20mm×20mm左右大小的塑胶结构中,构成精密光学模块,再配合一套精密、精确的传动定位系统,从而简单、有效的实现了自动生化检测仪所要求的光学系统,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经实际分析检测,该光学系统完全满足了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所要求的技术和性能指标,且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凸透镜 2、光栅 3、光敏二极管
4、LED光源 5、塑胶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自动生化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如附图1~2所示,其包括一塑胶容器5,塑胶容器5内设置一凸透镜1,凸透镜1上方设置一窄缝光栅2,光栅2上方设置一光敏二极管3,凸透镜1、光栅2以及光敏二极管3的纵向中心线相同,凸透镜1与光栅2、光栅2与光敏二极管3之间通过支架支撑,凸透镜1下方放置待测试剂,与凸透镜1的中心线成30~60度的方向设置一LED光源4,使得LED光源4的入射线与凸透镜1的纵轴线成30~60度,本实施例中LED光源4的入射线与凸透镜的纵轴线成45度。
LED光源4采用白色和红色(波长630)光源,分别用于检测分析抗原-抗体反应显示条带和读取条形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白色LED光源4入射到待测试剂的测试条带上,并在电机带动下对测试条带进行扫描,此时测试条带上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已经产生了不同的显色,这些显色位置会吸收白色LED光源4发出的一定波长的光,然后经部分吸收后反射出的光经凸透镜1聚焦于光栅2的窄槽位置,通过光栅2衍射后,被光敏二极管3收集,并被转换为电信号,由内置微电脑分析处理,通过对该电信号对比本底信号变化所做的分析,结合标准曲线,就可得出本次检测的定量结果。
当LED光源4采用红光光源时,其入射到条码上,通过同样的光学系统,并经过内置微电脑分析后,读出该条码所表达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田,未经王云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