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马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259.5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2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和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1/1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与陶瓷结合的新型马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马桶均为一体式陶瓷烧结,成品较重,不便于搬运及安装;而且在成品烧制过程中,变形系数大,不良率多,出现裂缝等报废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马桶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重量轻,生产良品率高、易安装和方便运输的塑料和陶瓷结合的新型马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塑料制成的马桶外壳和陶瓷内座;所述的马桶外壳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的上盖通过卡扣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的下端设有限位柱,所述的陶瓷内座通过限位柱将陶瓷内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陶瓷内座的出水口位置设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的底座与第二排污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污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与陶瓷内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排污管与所述的陶瓷内座的出水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进行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二排污管与所述的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方型密封圈进行配合连接,并配合卡扣定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污管与所述第二排污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型密封圈进行配合连接。
马桶座内部水循环过程:
1.水从上盖处由接水管进入,通过软管进入陶瓷内座;
2.冲水时,水在陶瓷内座循环一圈,至下;
3.借助喷射式虹吸的水流冲力及吸力,将污物由S型排污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塑料与陶瓷结合的马桶结构,避免了现有陶瓷马桶生产良品率低和易碎的特点,具有重量轻、生产良品率高、易运输、外形美观等特点;是现有陶瓷马桶的理想代替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塑料与陶瓷结合的马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E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新底座和陶瓷内座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马桶的水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的方向为水流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新型马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马桶外壳和陶瓷内座3;所述的马桶外壳包括上盖1和底座2,所述的上盖1通过卡扣8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2的下端设有限位柱,所述的陶瓷内座3通过限位柱将陶瓷内座3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陶瓷内座3的出水口位置设有第一排污管4,所述的底座2与第二排污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排污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污管4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1与陶瓷内座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0进行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排污管4与所述的陶瓷内座3的出水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6进行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二排污管5与所述的底座2的连接处设置有方型密封圈7进行配合连接,并配合卡扣定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污管4与所述第二排污管5的连接处设置有○型密封圈9进行配合连接。
参考图8,马桶座内部水循环过程:
1.水从上盖处由接水管进入,通过软管进入陶瓷内座;
2.冲水时,水在陶瓷内座循环一圈,至下;
3.借助喷射式虹吸的水流冲力及吸力,将污物由S型排污管排出。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和,未经张建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边机的防尘装置
- 下一篇:带显示屏的散热低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