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220.3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ERA日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日本爱知县小***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是指一种鞋底接地部设计为船形的鞋。
背景技术
常见的鞋多为平底结构,此类平底鞋一般只具有普通穿着的功能,不具有保健之功能。针对于此,人们研发出鞋底设计为船形的鞋,以满足保健穿着的需要。如日本特许厅于2013年4月4日公布的专利号为318259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其由用于托住脚底中央部的鞋底及自该鞋底的左右外缘延伸至脚背出的鞋帮构成,其中,该鞋底的接地部设计为船形的结构。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的鞋,其鞋底的设计结构使得只有脚底中央部承载于该鞋底之上,故而难以长时间穿着此类型的鞋步行,然而,如果仅是短时间穿着次类型的鞋进行步行运动的话,又难以达到预期的收紧脚部肌肉及减肥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船形鞋所存在的难以长时间穿着步行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长时间穿着步行的鞋底接地部设计为船形的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由可置入整只脚的鞋底、自所述鞋底的左右外缘延伸的第一鞋帮和第二鞋帮、以及形成于所述鞋底地面侧的接地部组成,所述接地部从侧边看呈自脚尖部至中央部厚度逐渐变厚而自中央部至脚跟部厚度逐渐变薄的结构。采用此设计,脚的整体可以放到鞋底上,并藉由第一鞋帮和第二鞋帮以防止脚从鞋底滑出;穿着此鞋,可以边保持平衡边长时间步行或进行伸展运动,通过收紧下半身肌肉以达减肥效果;另外,通过保持平衡步行可活动全身的肌肉,达到瘦身美型之目的。
上述鞋结构中,所述接地部的地面侧鼓起的顶部位于所述鞋底的前后方向中心的前侧,其自顶部开始延伸的后侧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自顶部开始延伸的前侧部分的曲率半径。采用此设计,穿着鞋步行时,由于体重向脚尖处倾斜,可增加小腿二头肌、大腿四头肌、臀部肌肉、腹直肌等的活动量。
上述鞋结构中,所述鞋底的接触人脚的表面处形成有多个凸起。采用此设计,能通过穿着此鞋,增加代谢率,提高脂肪燃烧减肥的效果。
上述鞋结构中,在所述鞋底的前后方向中心的前侧部分所形成的凸起的数量比在所述鞋底的前后方向中心的后侧部分所形成的凸起的数量多。采用采用此设计,当体重向脚尖前倾穿着鞋时,通过设计在前侧部分的凸起,可以增加给予脚底的刺激。
上述鞋结构中,所述鞋底、第一鞋帮、第二鞋帮及接地部采用软质材料一体成型。采用此设计,可降低鞋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左脚鞋的正视图。
图3是左脚鞋的后视图。
图4是左脚鞋的左视图。
图5是左脚鞋的右视图。
图6是右脚鞋和左脚鞋的平面图。
图7是左脚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此实施例的鞋1为能通过保持平衡步行进行减肥运动的拖鞋。参阅附图所示,鞋1由可置入整只脚的鞋底10、自该鞋底10的左右外缘延伸的第一鞋帮11和第二鞋帮12、以及形成于该鞋底10地面侧的接地部13组成。其中,鞋底10、第一鞋帮11、第二鞋帮12及接地部13采用软质材料一体成型,软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乙稀醋酸乙烯基或聚乙烯等合成树脂、人造橡皮等。
鞋底10自脚尖部2至脚跟部3可放入使用者的脚整体。如图4和图5所示,该鞋底10呈自脚尖部2至中央部厚度逐渐变厚而自中央部至脚跟部3厚度逐渐变薄的结构,所以,从侧面观察该鞋底10地面侧的接地部13,其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呈接地处鼓出的圆弧形状。故而,穿着鞋1后,可以进行保持平衡的步行运动或伸展运动。
该接地部13的地面侧鼓起的顶部P位于该鞋底10的前后方向中心O的前侧,故而,该接地部13的自顶部P开始延伸的后侧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该接地部13的自顶部P开始延伸的前侧部分的曲率半径。穿着鞋1步行时,由于体重向脚尖处倾斜,能稳定步行,故可进行长时间步行运动或伸展运动。
另外,在图4和图5中使用标识L表示该鞋底10的前后方向中心O与顶部P之间的距离。
如图2和图3所示,该接地部13在前后方向的每一位置上,其左右方向的厚度大致相同,故而,穿着鞋1步行时,身体不会向左右方向蹒跚。
如图7所示,该接地部13形成有多个凹凸防滑纹14及多个洞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RA日本株式会社,未经ERA日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