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纤维丝束开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2090.3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志;于君龙;马彦龙;张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0 | 分类号: | D01G9/00;D01G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丝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丝束开松装置,用于将纤维丝束打乱卷曲排列,从而获得有效的开松并最终为成型机生产出烟用滤棒做好准备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400米纤维丝束开松机构存在因丝束开松不充分所产生的成型烟用滤棒吸阻不稳定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丝束开松装置,该开松机构通过对丝束进行拉伸、扩展、收集,从而使丝束获得了更高的能力曲线和更稳定的吸阻,获得更高质量的滤棒。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纤维丝束开松装置,包括预张力辊对、输入辊对、伸展辊对和转向辊对,转向辊对间的啮合切线与输入辊对和伸展辊对的啮合切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转向辊对与伸展辊对之间还设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收集辊,收集辊的轴线位于转向辊对啮合切线的下方。
该纤维丝束开松装置采用在原有机构基础上增加收集辊,使丝束开松距离加大,丝束经过收集辊的过渡逐渐进入成型机,使丝束手机得到了缓冲,而且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纤维丝束开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即收集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纤维丝束开松装置,包括预张力辊对5、输入辊对4、伸展辊对3和转向辊对1,转向辊对间的啮合切线与输入辊对4和伸展辊对3的啮合切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转向辊对1与伸展辊对3之间还设有由驱动电机带动的收集辊6,收集辊6的轴线位于转向辊对1啮合切线的下方。该收集辊为无夹压力的V型沟槽辊。
如图2所示,收集辊6的轴心与驱动电机9的转轴连接,并且驱动电机9通过支撑板10与支撑法兰8与纤维丝束开松装置进行连接,从而保证驱动电机9平稳运行。
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丝束首先经过预张力辊对5预紧后,进入输入辊对4和伸展辊对3进行开松,然后经过转向辊对1进行转向,再经过收集辊6进行收集,最后进入成型机的成型系统成型。由于收集辊的“滑轮”作用,使丝束在进入成型机成型腔时张力恒定,同时延长了输入辊对4和伸展辊对3的间距,减小了拉力对纤维丝束的作用影响,使其保留一定的卷曲而不致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2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多媒体网络智能分布式排除故障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温湿度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