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救生舱氧气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1807.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安盾救援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42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救生 氧气 供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救生舱内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现场瞬间受到伤害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总人数的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因此如何为矿难后井下被困人员提供躲避有毒有害气体环境及其它伤害的密闭空间,为其提供必要的生存时间,直到救援人员到达,成为矿井应急救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这种保护被困矿工的密闭空间装备在国外被称为应急避难室,中国安全行业称其为救生舱。一直以来,矿业发达国家对矿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十分重视,将救生舱作为地下矿上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部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矿山安全法规和标准对推广、使用矿用救生舱有着硬性的规定,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约束下,欧美各国十分重视矿上应急救援工作和相关技术研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使得一些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其中,如澳大利亚的MinerARC系统公司,美国的杰克-肯尼迪金属制品公司,德国德尔格安全设备有限公司等。其中,南非、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在地下矿山中已经设置和使用过救生舱。
我国的煤矿跟国外的煤矿和金属矿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主要是地下矿,而且煤层较深,开采地缝狭窄,煤气含量高;同时加上矿井有关安全标准和法规不齐全或执行不力,存在瓦斯爆炸、透水和塌陷等 不确定因素,普通的国外应急避难室无法满足国内矿井的需求,同时国外相关设备造价较高,难以推广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井下应急救生舱,当矿难发生时为井下辛勤劳作的矿工兄弟提供唯一的生产空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可以解决舱内人员吸氧问题的新型救生舱氧气供给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舱氧气供给系统,它包括氧气供给室,在所述氧气供给室的两个角内分别设有第一供氧装置和第二供氧装置,所述第一供氧装置和第二供氧装置通过管道相连,在所述管道上设有球阀和氧气流量计。
所述第一供氧装置包括六个氧气瓶,它们通过管道与第一汇流排相连,在所述氧气瓶上设有减压阀。
所述第二供氧装置包括两个氧气瓶,它们通过管道与第二汇流排相连。
所述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通过管道接通。
所述球阀和氧气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氧气供给室外。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之间紧密连接,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采用第一供氧装置和第二供氧装置,可以有效保证舱内人员的供氧问题,采用球阀和氧气流量计,可以有效控制氧气量,保证舱内的氧气维持在正常呼吸范围,以免造成对舱内人员的伤害,本系统使用寿命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氧气供给室;2、第一供氧装置;3、第二供氧装置;4、球阀;5、氧气流量计;6、氧气瓶;7、第一汇流排;8、减压阀;9、第二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救生舱氧气供给系统,它包括氧气供给室1,在所述氧气供给室1的两个角内分别设有第一供氧装置2和第二供氧装置3,所述第一供氧装置2和第二供氧装置3通过管道相连,在所述管道上设有球阀4和氧气流量计5;所述第一供氧装置2包括六个氧气瓶6,它们通过管道与第一汇流排7相连,在所述氧气瓶6上设有减压阀8;所述第二供氧装置3包括两个氧气瓶6,它们通过管道与第二汇流排9相连;所述第一汇流排7和第二汇流排9通过管道接通;所述球阀4和氧气流量计5设置在所述氧气供给室1外。本实用新型各部件之间紧密连接,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采用第一供氧装置和第二供氧装置,可以有效保证舱内人员的供氧问题,采用球阀和氧气流量计,可以有效控制氧气量,保证舱内的氧气维持在正常呼吸范围,以免造成对舱内人员的伤害,本系统使用寿命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安盾救援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安盾救援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1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发动机齿轮系的组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自吸功能的新型压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