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极绳绞车气动道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1379.5 | 申请日: | 201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杰;陈新发;孙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金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0 | 分类号: | B6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极 绞车 气动 道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道岔,具体为煤矿无极绳绞车运输轨道气动道岔结构,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极绳绞车是煤矿主要辅助运输设备,它采用钢丝绳牵引,在轨道上运行。无极绳绞车常布置在煤矿井下集中运输大巷和工作面顺槽等部位,承担着井下材料、设备和人员运输任务,可实现设备长距离、不转载直达运输。为提高无极绳绞车轨道运输效率,常在主运输轨道上接入分支的岔道,便于绞车对开和错车。当主运输轨道上接入分支的岔道时,为不影响主运输轨道上的牵引钢丝绳运行,通常采用在接入岔道的导轨上开一豁口,让主运输轨道上的牵引钢丝绳从豁口中通过,这种情况在绞车装载重量不重时,影响不大,但当绞车装载较重,其通过开有豁口的岔道导轨时,易将岔道导轨压弯、压断,造成绞车卡轨、掉道等安全事故。然而,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井下大型设备不断增多,应用无极绳绞车运载重型设备量不断增加,为避免重载无极绳绞车驶入开有豁口的岔道时,其导轨不被压弯、压断的问题,常采用“人工道岔”,当绞车需驶入岔道时,先停车,由现场人员推移道岔、操作过绳装置,绞车驶入岔道后,再进行人工复位。此方法虽能解决重载无极绳绞车过岔道的难题,但效率低、安全性差,需要增加现场操作人员,更严重的是在井下复杂条件下靠人力现场进行道岔和过绳装置操作,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无极绳绞车在重载情况下驶入岔道,只能靠人工现场操作道岔和过 绳装置时,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气动道岔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绳绞车气动道岔结构,包括道岔、过绳装置、过绳装置气缸、气动控制系统、压风管、道岔转向气缸等。压风管经气动控制系统分别接入道岔转向气缸和过绳装置气缸,道岔转向气缸与道岔相连接,过绳装置气缸与过绳装置相连接。当绞车需要驶入主运输轨道的岔道时,打开气动控制系统开关,启动岔道转向气缸带动道岔移动,实现道岔的自动转向,同时,通过气动控制系统,联动启动过绳装置气缸,带动过绳装置动作,实现过绳装置的自动闭合。当绞车驶入岔道后,通过气动控制系统还可实现道岔和过绳装置的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靠人工现场推移道岔和人工操作过绳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与道岔相连接的道岔转向气缸和与过绳装置相连接的过绳装置气缸。通过气动控制系统,联动控制道岔转向和过绳装置的闭合。解决了重载无极绳绞车过岔道时,只能靠人工推移道岔和人工操作过绳装置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难题,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气动道岔联动控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无极绳绞车气动道岔结构,包括道岔(1)、过绳装置(2)、过绳装置气缸(3)、气动控制系统(4)、压风管(5)、道岔转向气缸(6)。压风管(5)经气动控制系统(4)分别接入道岔转向气缸(6)和过绳装置气缸(3),道岔转向气缸(6)与道岔(1)相连接,过绳装置气缸(3)与过绳装置(2) 相连接。当绞车需驶入岔道时,打开气动控制系统开关(4),启动岔道转向气缸(6),带动道岔(1)移动,实现道岔(1)的自动转向,同时,通过气动控制系统(4),联动启动过绳装置气缸(3),带动过绳装置(2)动作,实现过绳装置(2)的自动闭合,确保绞车顺利驶入岔道。绞车驶入岔道后,通过气动控制系统(4),还可实现道岔(1)和过绳装置(2)的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金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金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1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